养殖大闸蟹怎么肥水

养殖大闸蟹肥水的方法如下:

水质调控

当蟹池水温逐渐下降并稳定在28℃以下时,及时调整水位,水深平均掌握在1~1.2米。

保持透明度在35~40厘米,透明度小于25厘米时,换水20厘米,排出底部老水,注入新水,注水后施放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

透明度大于40厘米时,适量施放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制剂,培育水质。一般每10天使用微生物制剂1次,至10月底结束。

科学投饲

根据气温变化和大闸蟹长势适时投喂动物性饵料如小鱼、全价颗粒饲料,达到催肥增重的目的。

水草护养

保持水草覆盖率60%左右,水草过密时打条水道,水草宽5米,水道宽2米。

水草过稀时,移植水花生、空心菜、浮萍等,使大闸蟹有一个良好的生长栖息场所。

基肥与追肥

在蟹种放养前,需对蟹池施用基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如多效肥水先锋,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分子小易吸收,可低温快速肥水。

在螃蟹的生长过程中,根据水质和螃蟹的生长情况适时追肥,最好选用速效肥料,主要是化肥,使用时需要根据说明书确定用量,防止使用过量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合理施肥

施肥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一次性过量施肥导致水质恶化。

根据季节、天气和蟹类的生长情况调整施肥量,定期检测蟹池水质,确保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引入生物制剂

可以引入一些生物制剂,如EM菌先锋、超高浓缩EM菌种,净水培藻、降解氨氮均可使用,每瓶能用40亩。

定期换水

虽然肥水管理很重要,但也要注意定期换水,以保持水质的清新。换水的频率和量应根据蟹塘的实际情况和天气情况来确定。

生物调控与病害防治

通过引入天敌、使用微生物制剂等方式可以调节池塘的生态平衡,抑制有害生物的繁殖。

定期检查和消毒池塘,确保螃蟹的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大闸蟹的肥水工作,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