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育雏怎么养殖

鹧鸪育雏的养殖方法如下:

育雏方式

笼育:使用普通鸡笼,铁丝网规格为1.1厘米×1.1厘米,笼底铁丝网为0.51厘米×0.51厘米。

平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建造房屋作为育雏舍,地面为水泥地,铺上稻壳或锯末屑等垫料。

环境准备

清洗、消毒水槽、料槽、笼舍和场地。

准备添加剂、饲料和药品。

引进雏鹧鸪前,对笼舍进行预温。

温度控制

夏季育雏时,白天和晚上温差较大,晚上需继续加温。

第1周温度保持在36.1℃到37.6℃,之后每7天下降1℃,保温至31-46天。

湿度控制

孵化7天内,育雏舍湿度保持在66%左右。

7天后湿度调整至56%到61%。

饲养密度

11天以内,1平方米饲养41只到51只雏鸪。

11天到28天,1平方米饲养31只。

28天到49天,1平方米饲养21-26只。

通风

在温度适宜时,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防止异味。

光照

饲养7天以内的鹧鸪,每天照射22小时左右,光照强度为16-21勒克斯。

饮水

鹧鸪出壳后24小时内,在40度左右的温水中加入适量土霉素或维B,供雏鹧鸪饮用。

开食

饮水后,将少量饲料用水搅拌成小粒,撒入育雏舍,让雏鹧鸪自由采食。

头3天不断料,3天后改用食槽,少喂多餐,每次添料时确保上次饲料吃干净。

消毒

保持环境干燥、通风,定期清洗和消毒水槽、料槽和育雏舍,防止病原菌滋生。

防疫

7日龄进行第一次疫苗接种,30日龄进行第二次疫苗接种。

分群管理

随着鹧鸪苗的成长,适时进行分群,每2-3周进行一次分群,确保每只鹧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鹧鸪的育雏养殖,提高成活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