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蛭怎么防治

养殖水蛭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 天敌防治、疾病防治和水质管理。以下是具体的防治措施:

天敌防治

工具诱捕法:

在养殖池沟周围放置捕捉工具,如夹子、笼子及药物食料,放置在围网四周的角上,每天夜间放置,早上收取,避免伤及人。

微电围网法:

在饲养水蛭的池、沟四周用尼龙网围起来,网高度约高出地面1—1.5米,底部网用泥土埋实,并在地面网四周的竹子上通上微电,使敌害接触围网后电昏或触死。

防逃措施:

加固养殖池四周的防逃设施,防止老鼠、蛇、蚂蚁等天敌进入。

生物防治:

在养殖池周围加设护网等围池设施,防止所有动物入池,禁止放养肉食性鱼类,老鱼塘要杀灭野生杂鱼。

疾病防治

肠道病:

投喂变质、发霉的食料或吃了病畜禽的血液,会引起水蛭减食或不食、不游动、身体瘦小、排泄无常、吸盘无力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投喂新鲜食料,清除食料和血液残留物,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洁。

皮肤病:

由真菌与霉菌引起,夏季易发生。治疗方法包括保持水流通畅,及时清除食料和血液残留物,防止水质污染,对水蛭皮肤进行消毒处理。

干枯病:

由于温度过高引起,表现为水蛭身体干瘪、发黑、失水。治疗方法包括将水蛭放入1%的食盐水中浸泡,每次10分钟,每天2次,并用酵母片和土霉素片碾碎拌入动物血中供水蛭吸食。

白斑病:

由原生动物和小瓜虫引起,表现为体表出现白色小点。治疗方法包括用2毫克/升硝酸汞浸洗患病水蛭,每次30分钟,每日2次,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池水。

肠胃炎:

由于吃了变质食物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引起,表现为食欲不振、懒于活动、肛门红肿。治疗方法包括用0.4%磺胺脒唑与饵料混匀后投喂,用0.2%土霉素拌料投喂。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更换水,防止农药特别是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的污染,保持水体菌藻平衡,水草茂盛不腐烂。

底部和水体解毒:

定期使用解毒剂,如【蛭底康】与【蛭底爽】交换使用,分解和氧化残留腐烂的螺蛳,达到理想的水环境。

增强免疫:

定期使用【蛭氧多】和【蛭囊爽】提高水蛭的免疫和抗病力,减少病变死亡。

其他注意事项

穿着保护:

在下水田劳动或赤足涉水前,涂抹防蚊油、烟油或穿长裤等措施,防止水蛭叮咬。

食物或药物驱逐:

若水蛭不慎侵入阴道或鼻腔,可以使用蜂蜜或香油诱使其自动退出,或使用棉球浸0.1%的肾上腺素及2%普鲁卡因溶液麻醉后取出。

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水蛭养殖过程中的风险和疾病发生,保障水蛭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