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蟮怎么养殖

薤白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地平整、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灌水条件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地块种植。

前茬作物最好是60-65天成熟的马铃薯或小麦,以减少病虫害和保证产量。

鳞茎选择与处理

春季或秋末挖取鳞茎,大的留供药用,小的留作繁殖材料。

鳞茎下沟深度不宜过浅,以免鳞茎失去白色而泛红,降低质量。

播种

分株栽种:在8、9月初秋进行,分株的存活率最高,但适合小面积种植。

种子直播:播种时间在7月末8月初,先将种子在50度左右的热水中烫洗,然后浸泡四个小时,转移到20度以上的温室催芽,待50%种子萌芽后进行播种。播种量约为鳞茎籽部分1800-2000公斤/公顷,胎生籽部分800公斤/公顷。

田间管理

栽后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苗出齐后,第2、3次在2、4次进行,并稍加培土。

在第1、2次耕除草后,施人畜粪水。

浇水:栽种成活后,根据土壤湿润度决定浇水,避免缺水。

施肥:前期基肥供给足够,后期根据具体情况适量追肥,如使用粪尿水或高效氮肥。

采收储藏

栽后第2年5-6月采收,将鳞茎挖起,除去叶苗和须根,洗去泥土,鲜用或略蒸后晒干或炕干。

越冬管理

越冬前将壮苗假植贮藏,在封冻前将秧苗挖出捆把,植在20厘米厚的土沟中,后随天气渐冷而增加盖土,到早春土壤解冻后开始定植。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养殖薤白,获得优质高产的药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