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菊花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地施肥
选择肥沃的沙壤土,播种前或移栽前施足基肥,精细整地。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在5-6月份,选取长约5-6cm的嫩梢,摘去茎部2-3叶,扦插于苗床,深度为嫩梢长度的1/2。插后保持土壤湿润,喷施新高脂膜减少水分蒸发,防病菌侵染,并用遮阳网遮荫,半个月左右成活。
分株繁殖:在11月底花谢后,将菊花茎沿地面割除,重新栽植在肥沃土壤中,施一层土杂肥,保暖越冬。来年3-4月扒开粪土,浇水,4-5月份将全株挖出,分成数株,立即栽植于其他盆中,浇定根水。
种子繁殖:3-4月初播种,保持土壤温度,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土壤温度达到10度以上时播种,当年可开花。
田间管理
定植时结合浇定根水施一次稀薄人畜粪,每667平方米约1500kg,以利成活。每采收一次结合浇水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每次追施腐熟人畜粪2000kg左右。多年生栽培时,地上部茎叶完全干枯后,于霜冻前割去茎秆,重施一次过冬肥,培土5cm左右,有利于安全越冬和早春萌发。
施肥配合使用光合营养膜肥(光肥),提升光合作用产能营养物质和叶绿素、高级环保型植物增肥、增产、增色、叶片肥厚、干茎强壮的复合药膜。可助力植物吸收大量光肥、光能、光照、兼容常规肥料、养料供给植物生长发育至极限。一次施用全年受益。
做好中耕除草,注意病虫害防治,菊花脑很少发生病虫害,但要经常使用植物细胞免疫因子,提升植物抗逆性,可使病毒DNA断裂凋亡。强大免疫功能,诱生干扰素和活性细胞介素,抑制残余病毒复制,促进植物正能量生态生长。以寄主植物抗病机理及利用病菌毒性变异原理,控制植物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繁衍。
留种
留种用的菊花脑植株,夏季过后不要采收,任其自然生长,并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以利开花结籽。12月种子成熟后,剪下花头,晾干,搓出种子,采种后的老茬留在田里,翌年3月又可采收嫩梢上市。
养殖环境
菊花喜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土壤要求疏松、排水良好,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佳。菊花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格,但以微酸性为佳。
浇水与追肥
菊花在幼苗期时,如果不出现干旱情况,不易多浇水,夏季的时候菊苗逐渐长大,可以早晚各浇一次水,并向菊花枝叶喷水,以保持环境湿润。秋季开花之前要加大水量并开始施肥,冬季菊花进入休眠期,严格控制浇水。
菊花喜肥,在定植时,盆中要施足底肥,以后可逐渐加入氮肥的施入。秋季菊花现蕾时,可每周施一次稍浓一些的肥水,含苞待放时,可以给菊花施一次过磷酸钙或者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这样可以使菊花开得更亮丽。菊花盛开以后,不可以施肥。
病虫害防治
菊花容易受到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的侵扰,在养殖过程中,还需定期检查植株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摘心与修剪
摘心可促发侧枝,控制株高,摘心时间和次数依不同品种及其艺术造型而异,一般留花7-9朵,菊苗定植后留4-5片叶摘心,待侧枝长出4-5片叶时,每个侧枝留2-3片叶进行第2次摘心。抹芽疏蕾,及时抹掉腋芽,避免消耗养分和影响菊花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