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塘的养殖方法如下:

蚯蚓池的修建

半地下式:地面向下挖50厘米深,地面上修砌15-30厘米,四周用砖砌,下面是土底。上边盖细铁丝网、牛毛毡或黑色塑料薄膜,以防天敌,并遮光和防雨。

池型:水蚯蚓池应建成长条形,长10~30米,宽1~1.2米,深0.2~0.25米。池埂用石块、砖和水泥筑成,池底用保水性好的黄土或三合土筑成硬底。池底要有0.5%~1%的比降,较高的一端设进水口,较低的一端设排水口。

培养基的制作

底料:选用富含有机质的污泥,如鱼池底部的淤泥、稻田肥泥、水沟边的黑泥等。

操作步骤

先在池底铺垫一层甘蔗渣或其他富含糖分和纤维的作物,用量为每平方米2~3千克。

随即铺上一层污泥,使总厚度达到10~12厘米。

加水淹没基面,浸泡2~3天后施基肥,每平方米用粪肥10千克。

接种蚓种前再在表面铺一层厚约3~5厘米的污泥。

随后撒上一层经过发酵处理的麸皮、米糠、玉米粉等混合饲料,每平方米用量为150~250克。

最后加水,使得培养基面上有一层3~5厘米深的水层。

引种与接种

引种时间:我国南方地区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引种、接种,北方地区则应在水温10℃以上时引种。

接种量:每平方米的接种量在500~750克。

投饵与施肥

饲料:水蚯蚓特别爱吃具有甜酸味的粮食类饲料,禽畜粪肥、农副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也是优质饲料。所投喂的饲料必须充分腐熟、发酵。

投喂方法:粪肥可按常规方法自然腐熟,粮食类饲料在投喂前16-20小时加水发酵,加水量以手握成团,丢下即散为宜,堆积后拍打结实,盖上塑料布。如果气温在20℃以下,需加酵母片促其发酵,用量为每1-2千克饲料加1片。水蚯蚓接种后,每隔3-4天投喂一次饲料,每平方米投喂粮食饲料0.5~1千克。

日常管理与温度湿度控制

温度:适宜温度在10℃-30℃,冬季可稍加遮盖,但不可暴晒、淋雨。

湿度:蚯蚓对湿度要求不高,宜60%-70%,即“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一般发酵调制过的牛粪即可直接投入,如果堆放太久偏干,可稍喷些水。PH值维持在6-8。

采收方法

当废料分解成蚯蚓肥料时,可以定期收获。将蚯蚓挑出,用筛子过滤除去废料,蚯蚓肥料可用于植物的施肥。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建立一个适宜蚯蚓生长的养殖环境,并进行有效的养殖管理,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蚯蚓产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