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养殖肉鸡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温度控制

雏鸡(1-3日龄)需要保持温度在34-35℃左右,随后每周适当降低2-3℃,但温度不能骤降,出栏时温度应不低于20℃。可以使用保温灯、热风炉等设备来保持鸡舍温暖。

鸡舍要求防寒性能好,防止贼风和穿堂风侵袭鸡群。平地饲养的肉鸡群要加厚垫料,利用垫料来提高室内温度。勤换垫料,中午开窗通风。雏鸡入舍前3天温度控制在33~34℃,从第四天开始每天降低0.5℃,第一周周末温度保持在29~30℃,到第三周周末温度下降至20~25℃。

通风管理

冬季不能因为保暖而忽视通风。良好的通风可以排出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保持鸡舍空气新鲜。选择在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候进行通风,比如中午。通风时注意避免贼风直接吹到鸡身上,防止鸡群感冒。

通风的原则是保证温度适宜的前提下尽量加大通风量。建议进风口位于鸡背1.5米以上,同时调控好进风口大小和角度,使进入鸡舍的冷空气向上走,与屋顶的热空气混合后再落到地面。

光照管理

合理的光照可以促进肉鸡采食和生长。一般每天光照时长保持在18-20小时左右。可使用普通灯泡或LED灯,注意定期清洁灯具,保证光照强度。

湿度调节

鸡舍适宜的相对湿度在60%-70%。冬季气候干燥,可适当使用加湿器或者在鸡舍内放置水盆等增加湿度。湿度过低时,可采用地面洒水、空中喷雾等措施来增加湿度。

饲料供应

冬季肉鸡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和生长。可以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如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的比例。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充足供应,同时提供足够清洁的饮水,防止水结冰。

疾病防控

做好鸡舍的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每周至少消毒1-2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接种疫苗,增强鸡群的免疫力,重点预防禽流感、新城疫等常见疾病。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保障肉鸡在冬季的健康生长和高效生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