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养鸭的黄金季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殖要点:
选好鸭苗
选择个体大、脐部清洁干燥、活泼有神、胎毛松软有光泽、吃食快而多、叫声洪亮的雏鸭。
开好雏食
买回的鸭苗先用黄连50克和甘草250克煎汁,拌料供100只雏鸭服用,然后用绿豆0.5公斤、石膏0.1公斤拌入10公斤米饭内,连喂3—5天。
常给小鸭饮用红糖水或葡萄糖水、蜂蜜水。
雏鸭7天内不要急于下水,不让鸭在温度超过32℃的地方活动,而要在树林、小溪边等荫凉处休息,也不能让其扎堆。
开食后的雏鸭用半熟的米饭加凉水饲喂,每天喂5~7次,每次喂半饱,5天后要定量喂淡盐水;7天后,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6时后,将鸭群赶入浅水中调教,每次15分钟;20天内每天还要喂一些如浮萍之类的青绿饲料;20天后雏鸭可自己找食时就逐渐减少饲喂的次数和数量,可打捞一些粪蛆和小虫喂养,30天后即可赶入稻田、溪河放养。
设棚蔽荫
由于秋初气温、水温仍较高,应尽量使鸭子早放晚归,中午炎热时将鸭群赶到蔽荫棚里或大树下休息纳凉,以防中暑。
一般来说,以每100只鸭设1个蔽荫棚为宜。
加强通风
保证鸭舍空气流通,新鲜凉爽,如夜间天气闷热,鸭子鸣叫不安,可将鸭子赶入池水中,也可使用电风扇等进行通风。
饲料配制
苗鸭养至7日龄后即可转入正常饲养。饲料搭配:玉米38%、糠麸12%、豆饼25%、鱼粉3%、贝壳20%、骨粉1.5%、食盐0.5%,每公斤饲料含代谢能11.72—12.4兆焦,粗蛋白质18%~19%。
出壳第1周后每3小时喂料1次;20日龄后每天喂料3~4次,并可利用稻田放牧,减少用料量。
补充光照
秋季自然光照时间逐渐缩短,不利于蛋鸭保持旺盛的繁殖机能,要补充人工光照,每天光照时间不能少于16小时,并稳定光照强度。
一般20平方米鸭舍安装一盏40瓦的灯泡,灯泡上面加灯罩,且灯与灯的距离相等,悬挂高度为2米,保持灯泡干净。
光照可采用早上天亮时开灯,日出关灯,晚上日落开灯,补足16小时关灯的光照法。
防寒保暖
入秋后刮一次风就会降一次温,温度的突然下降会导致产蛋率的大幅度下降,生产中应尽可能减少鸭舍小气候的变化幅度。
因此,要做好深秋防寒保暖工作,最好使鸭舍温度保持在13℃~20℃。
控制长膘
秋天野外食物丰富,鸭子容易觅食,如果吃饱了不让它们适当活动,会导致鸭子因过肥而产蛋减少。
因此秋季应让它们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保持体格健壮,将体重控制在1.5~2千克,以促使其多产蛋、产大蛋。
调整日粮,合理饲喂
秋季应加喂适量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保证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平衡,加倍添加多种维生素,注意钙磷比例和微量元素的添加。
一般秋鸭日粮的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8%、蛋氨酸0.3%、赖氨酸0.7%、粗纤维8%、钙3%、磷0.6%。
及时驱虫
经过一个夏季,鸭消化道内难免有寄生虫存在,此时最好对鸭群进行一次驱虫,按每只鸭半片的用量将驱蛔灵拌在饲料内喂服。
驱虫后一个星期内排出的粪便,必须每天清扫,并集中单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