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养殖的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鹅舍建造、分群管理、饲料与饮水、卫生防疫、适时配种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管理方法:

鹅舍建造

鹅舍应建在地势高燥、平坦或缓坡地带,南向或东南向,土质以透水性好的沙壤或土壤为宜。

可以利用废弃的旧房或搭建简易棚舍,周围用竹篱笆或粗网围护饲养。

分群管理

雏鹅出壳24小时后喂凉开水,每天喂2-3次。当3-4日龄出现啄食行为时,取用水浸泡的碎米1份,加切成细丝的青料5份,拌合饲喂,每日喂3-5次。

成鹅每天早、中、晚各饲喂1次,白天上、下午可各放牧1次,每只早晚各补饲谷粒25克,每只每天耗青草750-1000克,料150-175克。每次喂饲后均让其充分饮水。

饲料与饮水

根据鹅的生长阶段提供合适的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随时确保饮水器中有清洁的水,鹅儿们可离不开水。

卫生防疫

定期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严格卫生防疫制度。门前设消毒池和消毒箱,来往人员要消毒(1%火碱水、生石灰等),饮、食用具每天要定时清洗,至少每周消毒1次。圈舍至少每月消毒1次,每日定时清扫。消毒药品如百毒杀、过氧乙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

适时配种

鹅大多在水中自然交配。一天中,早晨和傍晚是种鹅交配最活跃期。因此,在种鹅产蛋季节,早晨和傍晚应延长放水和配种时间,使母鹅获得较多的配种机会,以提高种蛋受精率。

环境控制

鹅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为鹅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鹅舍的温度,别让它们着凉或受热。保证鹅舍有充足的自然光照或人工光照,这对它们的生长很重要。

疾病防治

做好疫苗接种和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如氟哌酸、恩诺沙星等,从1日龄开始,连用1~3天。能有效地控制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

观察与调整

饲养员必须加强巡栏,注意观察鹅只状态,发现早期病鹅及时隔离和治疗。检查和发现病鹅的最适时间是每天早晨天刚亮、中午、深夜及两次喂料之间。

适当调整鹅群,将体弱幼小的鹅集中在一起,单独特殊照顾饲养。对鹅群抽样称重,分析鹅生长情况。若生长过慢,要找出原因。

其他管理

在育肥料中添加高能的油脂和动物油,按照百分之零点五添加,以提高增重速度和缩短饲养期。

如果鹅毛不好,饲料中添加氨基酸,如果啄毛可以加石膏粉或者是四合一。

如果大鹅出现报窝了,可以给鹅洗凉水澡,把头按到凉水里。

大鹅拉稀,用肠益康。如果说严重的可以用点土霉素。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管理鹅的养殖,确保鹅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