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多只公兔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种和培育
选择种公兔时,应选择体质健壮、性欲旺盛、无疾病的兔子,种公兔的强度一般控制在10%以内,即在100只公兔中,最多留十只作为种公兔。
后备种公兔到70天大时,应适当安排与母兔接触,以保证其成熟期营养供应。
营养供应
种公兔对营养需求量较大,日粮中应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足够的维生素,能量水平应控制在中等水平,不宜过高或过低。
在配种旺季,日粮中应加动物性饲料,每天每只5克,以提高精液品质。
注意饲料的品质,避免喂给容积大、水分多或难消化的饲料,如红薯、水浮莲、干豆秸、干花生苗等。
环境
兔子喜欢独居,虽然能合群,但公兔之间容易打斗,因此应尽量采用单笼饲养。
兔舍应建在安静、通风良好、干燥舒适的地方,底部应分成木板或竹板组成的地面和网状铁丝网组成的漏粪漏尿区域,保持兔舍离地一段距离,以保持良好的通风。
运动和管理
每天至少保持种公兔两小时的运动时间,以保存足够的体力。
3月龄以上的公、母兔要分开饲养,种公兔应单独分开饲养,1笼1兔,每天放公兔出笼运动1~2小时,并使其多晒太阳。
配种时应把母兔捉到公兔笼内进行,不能把公兔捉到母兔笼内,以防止环境变更分散公兔的注意力,影响配种效果。
使用和健康检查
种公兔的初配年龄一般在7~8月龄,体重在3千克以上,使用年限一般为3年。
未到配种年龄的公兔不能用来配种,以免影响发育,造成早衰。
定期对种公兔进行健康检查,发现食欲不振、粪便异常、精神委靡、外生殖器有炎症或其他疾病时,应立即停止配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配种时间和频率
严禁早配,从3月龄起即应实行单笼饲养。
适时配种,一般大型品种7~8月龄,中型品种6-7月龄,小型品种4-5月龄。
合理利用种公兔,一般以每天使用2次,连续使用2-3天后休息1天。
如果种公兔出现消瘦现象,应停止配种一个月,待其体力和精液品质恢复后再参加配种。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有效地养殖多只公兔,保证其健康、性欲旺盛,提高繁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