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泥鳅的步骤如下:
建池
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种。
放种
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投放鳅苗。苗可到市场上去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雌雄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投食
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牛粪、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施肥
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
捕获
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水质管理
要经常观察水质变化,一般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防止池水过肥。如发现泥鳅有时窜出水面,这说明水中缺氧,应换注新水。特别遇雷雨、闷热天气,更要勤注新水增氧。如有条件,可用增氧机增氧,以防泛池死亡。
防冶疾病
泥鳅常见的病有水霉病及腐鳍病。如发生这些疾病可用每毫升含10-15微克的抗菌素溶液浸洗10分钟。
其他注意事项
养殖泥鳅的容器可以是水池、水缸等,容器底部可以铺上细沙或泥土,并加上盖子防止泥鳅逃逸。可以在容器中放入一些水草,以净化水质和提供遮蔽。
通过以上步骤,你就可以在家中成功养殖泥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