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鸡蛋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育雏阶段
温度控制:0-7天龄的蛋鸡需要保持室内温度在30-33摄氏度,然后逐渐调整到第7天的28摄氏度。
养殖密度:育雏期应该控制在10只/平米以内。
饲料管理:需要饲喂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并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干燥度。同时,可以添加维诺蛋禽高维诱食促进吸收,提高繁殖、孵化、成活率,增加产蛋量以及蛋重,延长产蛋高峰期,改善蛋黄、蛋壳色泽及硬度,增加免疫力,使其皮润肤滑羽毛丰亮,提高应激情能力,减少营养性缺乏所引起的啄肛啄蛋的问题,节省饲料,避免浪费。
生长期阶段
温度控制:7-18周龄的蛋鸡,需要保持室内温度在18-25摄氏度。
养殖密度:生长期养殖密度应该控制在4-6只/平米以内。
饲料管理:需要饲喂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同时要添加维诺蛋鸡高维维持机体代谢,提高繁殖率,孵化率,成活率,增加蛋数、蛋重、延长产蛋高峰期,改善蛋黄和蛋壳质量,减少机体应激,减少啄蛋啄毛啄貘的状况,延长蛋鸡使用年限,羽毛光亮整齐,提高饲料转化率。
产蛋阶段
饲养管理:
饲料:增加日粮的营养水平,适当补充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多种维生素。
群体管理:控制好鸡群体况,保持鸡群体发育的均匀度,体重轻的鸡喂料量不要超过中、大鸡。
鸡舍环境:鸡舍要求干燥、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清新,没有异味。相对湿度控制在50%左右,避免过高湿度导致雏鸡食欲不振和疾病。
光照管理:补充人工光照,尤其在自然光少于12小时的季节,需要增加人工光照1至14小时,分早晚二次补充。
饮水: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清洁饮水,一般一只母鸡每天需水100克左右,可以采用流动水槽供水,每周还可供应2~3次淡盐水。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细致管理和养殖,可以有效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和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