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的整理
养殖棚应建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0-15cm,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便于产卵和取卵。棚的建造面积根据饲养蝗虫的数量来确定,例如养10000只蝗虫,可用10平方米。棚的高度在1.5-2米之间,棚外可以罩塑料布以保温或防雨。
消灭天敌
在建棚前要先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等天敌消灭干净,可用捕捉、诱杀、开水烫等方法。
卵的孵化与管理
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气温达到25-30℃时即可孵化。孵化时,先准备无毒土壤和锯末的混合物,铺3cm厚,将蝗卵均匀分布其上,再盖上约1cm的土壤,并加盖薄膜。每半天检查一次,发现幼蝗后拨到棚内的食物上。幼蝗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
幼蝗的饲养与管理
1-3龄的幼蝗应注意防雨,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之间,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在15%左右。3龄以上的蝗虫食量逐步增大,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若蝗虫吃不饱,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并可能出现强食弱、大吃小的现象。
成虫的饲养与管理
三龄成虫要用埋伏喂养,五龄基本成熟,可以留一部分产卵,剩下的拿去卖掉。产卵前需要提供充足的食物,并在卵区加盖杂草过冬。
饲料与饲养环境
人工饲养蝗虫的饲料配方基本为绿色植物和麦麸,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凝胶以及防止蝗虫生病的抗菌素。饲养室内必须有通风设备,温度为30—35度,湿度为30%左右,采用热光源全光照(24小时),以加速蝗虫的繁殖周期。
防治与防疫措施
日常饲养中要保持棚内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变质饲料,保持适宜的水分。在气温高达32℃以上时,注意遮棚和喷水降温。连续大风天要及时防护,防止纱布开裂或边沿泛起。秋蝗后期要有充足的饲草,并注意保温以延长饲养周期。
智能化养殖
可以通过检测设备周期性检测养殖大棚内的东亚飞蝗成长环境数据,并通过工控机控制调节设备调节成长环境,以提高养殖效率和成功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东亚飞蝗的有效养殖。需要注意的是,养殖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要点,定期检查并调整环境条件,确保蝗虫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