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养殖怎么消毒

猪场养殖消毒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猪舍消毒

每批猪只调出后要彻底清扫干净,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清扫、冲洗后再用药物喷雾消毒,畜禽舍内的细菌数可减少90%。

消毒时,先喷洒地面,然后墙壁,先由离门远处开始,喷完墙壁后再喷天花板,最后再开门窗通风,用清水刷洗饲槽,将消毒药味除去。

环境消毒

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一次。

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

在大门口猪舍入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5%来苏儿溶液,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

每隔1~2周,用2%~3%火碱溶液喷洒消毒道路;用2%~3%火碱,或3%~5%的甲醛或0.5%的过氧乙酸喷洒消毒场地。

带猪消毒

可选用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百毒杀等,一般每周消毒1次。

带猪消毒时,注意药液的用量和浓度,以及消毒的时间和方法,确保均匀覆盖猪体表和环境。

饮水消毒

用漂白粉按每公斤饮水用3~5毫克或用0.025%的百毒杀溶液消毒,每周1次。

死猪和粪便处理

死于传染病的猪宜远离猪场深埋或焚烧,死于非传染病的猪宜高温处理,猪粪应堆积发酵或入化粪池。

其他消毒方法

紫外线消毒:用于猪场入口、更衣室的消毒,注意定期更换紫外线灯管。

高温消毒:适用于小猪的喂奶器具、注射器等小型物品的消毒,但大型养殖设备和猪舍建筑不太适用。

化学消毒法:如过氧乙酸、戊二醛等,适用于猪舍墙壁、地面、栏位的喷雾消毒。

建议

定期消毒:制定详细的消毒计划,确保每个区域和物品都定期进行消毒。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消毒对象和疫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消毒剂,避免盲目使用。

注意消毒效果:消毒后要进行通风换气,确保残留的消毒剂挥发掉,避免对猪只产生刺激。

人员卫生: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更换工作衣帽,避免病原体带入猪舍。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猪场的病原体数量,保障猪群健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