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养殖过冬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防寒措施
检查和维修养殖场:确保保温设施完好无损,防止寒潮对水生动物的危害。
搭建保温设施:对于露天养殖的池塘,可以搭建保温大棚或加盖保温膜,减少热量散失。同时,可以在池塘底部铺设保温材料,如稻草、泡沫板等,提高池塘底部的温度。
设障避风:在鱼塘北边用木棍打桩围上编织袋或稻草,设置人工屏障来抵挡北风。
烟熏制暖:将湿稻草、柴禾堆放在鱼塘岸边生火熏烟来制造暖气,减弱霜冻程度。
投放水草:冬季往鱼塘投放一定数量的水草,让鱼在草丛中取暖驱寒。
注水增温:在气温较高的晴天午后将经日晒升温的浅塘水注入鱼塘。
饲料管理
调整饲料投喂量:由于冬季水温较低,水生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因此需要适当减少饲料投喂量,避免浪费和水质污染。
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饲料: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营养增强剂,提高其的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水质管理
保持适当水位:池塘水深最好不少于1.5米,提高池塘水位不仅能减缓水温的下降速度,还能防止水产养殖动物因水温突然骤降到5℃以下时引起冻伤或应激反应。
保持适度肥水:水体中的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于提供充足的溶氧,同时适当肥度利于水体保温。
保持水质稳定:及时扫除冰面积雪,保证光线透入水中,不时搅动,防止再次结冰,保证水体能与空气接触。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溶解氧、pH值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定期换水:换水时要做好水质监测,防止低盐水入池。
疾病防治
定期进行消毒和预防用药:冬季是疾病高发期,养殖户应该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鱼种消毒和免疫:鱼种下塘时应进行药物浸泡消毒,时间为5~10分钟。给草鱼等鱼种注射疫苗效果较好。
合理利用资源
维护和检修设备:在越冬期间,养殖户可以合理调配资源,提高养殖效益。例如,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为来年的养殖工作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水生动物的生命安全,并提高养殖效益,确保海产养殖顺利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