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都怎么养殖

海参的养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虾池养殖

利用现有的虾池,通过投放瓦片、石头、旧轮胎等作为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幼参投放密度为每亩3000-5000头,具体密度根据参苗体长和池塘条件调整。

海参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同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或藻类如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

水深应保持在1.5-2.0米,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海参顺利夏眠与越冬。

潮间带沉笼、沉箱养殖

选择风浪小、无淡水注入、潮流畅通、滩面平缓、管理方便的内湾作为养殖海区。

使用水泥或钢筋网衣编制沉箱、沉笼,固定于海底。

优点是养殖海参的安全系数较高,便于观察和管理,但需要不断疏散,否则对生长有一定限制。

室内控温养殖

根据海参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使养殖水温始终保持在适宜生长的范围内,以便加快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

养殖设施包括长条池,内设有固定或不固定的多层或多孔的海参“隐蔽物”。

水温应保持在10-13度,苗种规格和放养密度一般为50-100头/m²。

大棚参养殖

在海参“夏眠和冬眠”期间供应市场,需要投喂饵料,定期用药,营养价值相对较低。

池子参养殖

沿海修筑池塘,利用海水的涨潮、落潮来养殖海参,池塘中水质差、饲养密度高,需要投喂饲料,通常与小型鱼类混养。

吊笼参养殖

在福建等地使用笼子养殖海参,海参有冬眠和夏眠特性,不休眠营养不充分,个头虽大但营养不够。

朝天带参养殖

在海边用大巴车或石头把海参固定在特定区域进行养殖。

海上筱养法

使用类似养鱼的网箱在海上进行海参的人工养殖,选择风浪小、水深5-9米的优良港湾,网箱高度根据海水深度和潮差大小定。

海滩圈养法

利用虾池、盐池进行改造,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设进出水闸门,防止鱼类和各种敌害进入。

这些养殖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养殖条件、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