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鸟鱼的养殖主要包括池塘准备、鱼种放养和饲料投喂三个步骤。

池塘准备

池塘选择:以池为好,适合白乌鱼生活习性,便于调节水质,防止鱼体损伤。水深要求1.5米以上,环境安静,排灌方便,进排水口用结实的防逃网加固。

消毒:鱼种放养前10~15天,用生石灰消毒池塘水体,用量为70~80千克/亩。清池后3~5天,注水入池,注水水深1.5米及以上,注水时用60目绢网过滤。

设施:池埂要高于水面60厘米,防止白乌鱼外逃。

鱼种放养

放养规格:第1年由当年孵化的鱼苗培育至200~300克/尾的1龄鱼种;第2年再经过1年的养殖养成1千克/尾以上的商品鱼。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逆水性强、体表完整、无畸形、无病无伤的苗种放养。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设施水平、技术管理水平决定池塘单产,再根据池塘单产和商品规格决定放养密度。静水池塘中放养大规格鱼种以5000~8000尾/亩为宜,微流水池塘或池塘较深可适当提高密度。每个池塘可搭配规格100克/尾以上的鲢、鳙鱼种,以调节水质和充分利用水域空间。

消毒:鱼苗放养后,用聚维酮碘溶液全池消毒,连用两天。

饲料投喂

投喂原则:白乌鱼饲料投喂应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喂量根据鱼体大小、体重、水温、水质等因素灵活掌握。

饲料种类:白乌鱼饲料可以是天然饵料(如浮游生物、昆虫、小鱼虾等)或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应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白乌鱼的生长需求。

投喂方法:投喂时间一般选择早晨和傍晚,投喂地点应均匀分布,避免集中投喂引起水质恶化。随着白乌鱼的生长,需不断降低放养密度,并多次拉网进行过筛分级,分池养殖。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白鸟鱼,提高养殖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