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鱼池中的鲢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选择 :鲢鱼通常作为套养鱼类,与其他主养鱼类如团头鲂、鲤鱼、草鱼、鲫鱼等共同养殖。养殖鲢鱼的池塘应选择与主养鱼类相同的条件,保持水质一致。水质要求:
鲢鱼养殖池塘需要定期注水,注水频率为2~3次/月。水质要保持微酸性,生石灰的施加频率为20天/次,每次10kg/亩水域。在鱼种培育初期,注水频率为3~5天/次。
苗种要求:
在放养前,苗种要进行检疫和检验,确保规格整齐、健康无病、品质纯正。放养时间通常在5月中下旬,当水温控制在18℃以上时进行。
池塘饲养
鱼种培育:
鱼苗放养密度为3~5尾/平方米,饲料以浮游动植物为主,辅以饲料碎屑。成鱼养殖的放养密度为0.4~0.5尾/平方米,鱼种重量控制在100~200克/尾。
越冬管理:越冬鱼体应健壮肥满、无伤无病,密度控制在0.3~0.6千克/平方米。越冬池塘要保持保水性好,水质清澈,水面具有透光性,浮游植物量保持在25~50mg/L。
天然饵料:
鲢鱼的主要天然饵料包括浮游生物(如藻类、浮游动物等)。可以通过施肥培育或天然生长来增加饵料资源。浮游植物如蓝藻、裸藻、隐藻等为鲢鱼易于消化利用的种类。
病害防控:
在养殖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定期进行池塘消毒和鱼体检查。出现疾病时,可以使用双效鱼虫清水溶液、土霉素、硫酸铜、百毒杀、高效暴发灵等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用药安全。
其他管理:
包括定期注水换水、池塘清理、肥水调控、合理增氧、水质改良、池塘卫生等。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促长剂等可以增强水产动物的食欲和促进饲料营养的吸收转化。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养殖鱼池中的鲢鱼,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