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鸡在家怎么养殖

雉鸡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场地选择

选址应地势高燥、砂质地、排水良好,且地势稍向南倾斜。山区应选择背风向阳、面积宽敞、通风、日照、排水均良好的地方。场地应建在肃静、安全的地方,远离居民区、工厂、主要交通干道。

饲养用具准备

孵化:可采用家鸡电力孵化器。

育雏设备:包括育雏网架、保温灯等。

饲养用饲料桶和饮水器:可以使用塔式和方盘式两种,或者采用自动饮水装置。

饲养管理

饲料:根据雉鸡的生长阶段选用不同的饲料,保证营养全面。5—10周龄的雉鸡每天喂4次以上,11—18周龄每天喂3次,饲喂时间应早晚两次,中间再喂一次。

饮水:保证供给清洁饮水,特别是在采食干粉饲料的情况下,更应重视饮水的供给。

光照:留作种用的雉鸡应按照种鸡的光照要求,分别对雄、雌种用雉鸡适时达到同步性成熟来管理。对于肉用雉鸡,可以采用夜间增加光照来促使雉鸡群增加夜间采食、饮水。

密度:5—10周龄每平方米6—8只,11周龄每平方米3—4只,按雌雄分群饲养,每群100—200只。

卫生防疫:在雉鸡的育成期间,应预防球虫病和禽霍乱,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

转群与驱赶驯化

转群:在转群前要进行大、小、强、弱分群,避免压死雉鸡。转群前2-3天内,夜班人员要随时将挤堆的雏雉鸡及时分开。

驱赶驯化:在网舍饲养条件下,转群1星期内,将雉鸡关在房舍内,定时饲喂,使之熟悉环境及饲养员的操作动作等,建立条件反射,使之愿意接近人。

温湿度调控

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5~34℃,4~7日龄33~32℃,2周龄31~28℃,3周龄27~24℃,4周龄为23~22℃,5周龄后保持常温。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

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雉鸡的生长发育。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

断啄

雏雉从5日龄开始出现相互啄羽、啄肛等不良的啄癖行为,一般在10—15日龄间进行第一次断啄,50—60日龄进行第二次断啄。种用雉鸡在产蛋之前进行第三次断啄。

育成期限

雏雉饲养到60日龄就进入育成期,61日龄到120日龄为育成期,以后为成年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雉鸡的养殖,确保雉鸡健康生长和高产蛋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