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棚中养殖玫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地
选择阳光充足、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团粒结构良好的微酸性田块。
土壤pH值要求在5.5~6.8之间,忌板结和黏重土壤。如果土质偏酸或偏碱,则需要调整酸碱度。
整地和调节酸碱度
整地一般在秋季进行,结合整地施入适量的腐熟牛粪、草木灰、普钙作基肥。
如果土质偏酸或偏碱,采用2份红土加1份腐叶土拌合调整酸碱度。
种苗繁殖
主要采用扦插方式培育苗木,插穗选用一年生无病无虫枝条,花前带蕾的嫩枝或花后带花充实的硬枝。
嫩枝在5~8月扦插,硬枝在9~10月扦插。插穗上端剪平,中间留2~3个叶芽,下端剪成45度斜面,插穗长10~12厘米。
扦插深度为插穗的1/3,浇透底水,保持空气湿度在90%以上,棚温25℃左右,30天后便可生根长芽。
水肥管理
追肥以有机肥为主,磷钾肥为辅,早春时多施肥,每周一次,开花后减少施肥次数,每隔10天施加一次肥料,并浇入适量的水分,避免积水。
入冬前要浇足水,保持土壤湿润。
修剪
定期修剪有利于玫瑰花开花,一般在花期过后或休眠期进行修剪,剪除侧枝上的多余残枝和扭曲不全的花梢部位,保证养分集中。
休眠期可剪除枯叶、枯枝等,有利于玫瑰花的成型。
环境控制
大棚内的温度应控制在15℃以上,夏季棚温超过30℃时生长受抑制,冬季棚温低于15℃进入休眠期。
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确保玫瑰花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大棚中成功养殖出健康美丽的玫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