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能力强、肉质和蛋品质好的品种,如地方优质土鸡崇仁麻鸡、宁都黄鸡等。
场地选择
选址应远离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和水源,最好有适宜的放牧场地如天然草原、山地或果园田野。
鸡舍准备
鸡舍应能遮风挡雨,育雏舍和放养鸡舍要求不同,育雏舍温度较高,放养鸡舍要求防暑保温。
育雏管理
温度和湿度:第一周保持32℃,之后每周降2.5℃,直至与自然温度21℃时脱温。
光照:采用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的4小时周期间隙光照法。
密度:雏鸡早期每平方米50只,逐渐减少至10只。
饲料:全程使用全价配合饲料,注意育雏期的温度、湿度、密度和通风。
放养训练
训练时机:雏鸡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开始有目的的训练条件反射。
训练内容: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
饲养管理
饲料供给:放养期饲料采用全价料和玉米等杂粮混合,注意诱虫、灭鼠。
免疫接种:及时接种鸡马立克氏疫苗及其他相关疫苗,如新城疫、禽流感等。
水源管理: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特别是在气温低的季节。
出栏时机
一般在120-150日龄出栏,过长的养殖时间并不一定意味着肉质更佳。
注意事项
在养殖过程中减少应激反应,注意卫生管理,定期更换饲料,并根据鸡的生长阶段配制不同的饲料。
养殖规模养殖时,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要合理,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竹篱和塑料网围起来。
以上是土鸡养殖的基本方法,具体实施时还需根据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和养殖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