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鸡窝的养殖方法如下:
场地选择
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林地、果园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天然次生林比针叶林、阔叶林、自然森林种植园更好,如有条件,可选择针阔混交林。
鸡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地面坡度以不超过1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规模饲养还要求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产品运输和加工。
鸡场建设
鸡场应处于整个放养防护林的中间位置,并严格执行生活区和生产区相分离。生产区包括放养区、鸡舍(含育雏舍或放养区鸡舍)、消毒室、隔离舍、兽医室等。
育雏舍应与放养区分开,并应有粪污处理设施或固定场所。兽医室、隔离舍和粪污处理设施应设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处,距离鸡舍50m以上。
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育雏保温舍按每1000只鸡10平方米计算,运动场按每只鸡1平方米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篱笆和塑料网围起来。
鸡舍以镀锌管等为主要材料搭建易迁移的大棚作鸡舍,通常棚宽6~8m,长度按需而定,中间高度2.5~3.0m,两侧高1.2m左右;鸡舍两侧架设网床,沿鸡舍纵向中间留1条通道,每侧网床的宽度以2.5~3m为宜,通道宽度1.2~1.3m,网床的材料选择网孔直径为2cm的聚乙烯塑料网,床架的高度不能低于70cm。棚顶由内向外依次为覆盖塑料膜、草帘和黑白膜;两侧和中间开设出、入气口。
养殖密度与管理
合理的养殖密度是保证鸡健康成长的关键。根据鸡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合理安排养殖密度。
定期清理鸡舍,保持鸡舍干燥、卫生。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饲料配方和喂食量。同时,密切关注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饲料与饲养
饲喂生态鸡的饲料必须是有机饲料,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
在放养过程中,鸡群可以自由采食昆虫、杂草,再配合人工补饲,使鸡群自由地在林地、果园间呼吸、活动。
疾病防治
定期对鸡群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隔离病鸡。
对鸡舍进行定期消毒,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要加强通风工作,避免鸡群染病。
冬季温度较低时,在鸡窝底部铺上适量的垫料,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的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以保暖和防止疾病。
调教与放养
训练鸡群听声音采食,通过哨声等信号引导鸡群上山、回棚等。
初次放养时,雏鸡出生后约1个月左右,体重达到0.25~0.3千克,并在天气温暖的时候,将雏鸡分批放养到山坡草地上。放牧地点由近到远,放牧时间逐渐延长。在最初几天的放养中,可以在补饲的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以防止应激。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生态鸡,确保其健康生长,同时提高鸡肉的品质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