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菜鸡仔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育雏
温度:雏鸡出壳后的第一周温度应控制在34-35℃以内,从第二周起每周降低2℃,直到第六周脱温为止。保温方法包括使用纸箱加灯泡、育雏室加煤炉等,同时要勤除粪便和观察雏鸡状态。
光照:第一周要求24小时光照,以后每周减少2小时,直到夜间不开灯。光照和保温可以结合起来进行,例如在纸箱育雏时,可以用布包起加开水容器置于箱内加热。
饲养密度:1-14日龄50-60只/m²,15-21日龄35-40只/m²,21-44日龄25只/m²,60日龄以后12只/m²。脱温后的小鸡可以笼养、平养或放养,但密度不超过上述标准。
喂料与饮水:雏鸡出壳24小时后即可饮水喂食,头10天在饮水中加入8-10%浓度的葡萄糖和水溶性多种维生素。20天后可饮用井水或自来水。饲料要少添勤添,保持新鲜。
脱温后的饲养
温度:雏鸡育重40日龄后不再加温,但温度变化不宜太大,以免影响小鸡的生长和健康。
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饲料,确保营养均衡。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粮食如稻谷,每天喂一次。
饮水:每天更换饮水,保持水的新鲜和清洁。可以在水中加入葡萄糖或庆大霉素注射液,增加小雏鸡的体力和免疫力。
环境:鸡舍应保持干净、通风良好,定期消毒鸡舍和饲养器具。注意防治疾病,及时隔离有异常症状的鸡只。
疾病防治
疫苗接种:雏鸡出生后不久应接种马立克疫苗以预防传染病。定期接种疫苗,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发生。
卫生消毒:定期清理鸡舍,消毒水线和饲养器具,确保鸡群的健康。注意饲料的霉菌问题,避免给鸡食用发霉的饲料。
饲养管理
光照管理:根据鸡的生长阶段调整光照时间,刺激小鸡性成熟。保持鸡舍内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饲养密度:合理安排饲养密度,确保每只鸡都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避免过度拥挤,减少疾病的发生。
饲料选择:选择营养丰富、易啄、易消化的全价颗粒饲料。注意饲料的粒径均匀,以便于鸡的吸收和利用。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菜鸡仔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最终获得良好的养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