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养殖蚯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管理
立春过后,气温开始回升,当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蚯蚓开始活动觅食。春季是蚯蚓产卵高峰期,最好每天浇一次水。
由于春季气温不稳定,忽高忽低,昼夜温差较大,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温度管理。当温度低于15℃时,应采取加温补救措施,如在基料上挖洞并填入粪料,然后覆盖原来的基料,观察温度变化,确保温度适宜蚯蚓生长。
饲料与施肥
春季是蚯蚓繁殖高峰期,要尽量扩大养殖床面,投足饲料。可以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如家畜禽粪便、枯枝落叶等。
饲料不宜太多,太多不利于通风,堆放高度为16cm,这个高度不会使饲料干燥,同时有利于蚯蚓的生长繁殖。
排水与通气
春季雨水多,养殖场地周围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料堆要堆成龟背形,覆盖物上承落的雨水要尽量流到坑外。
雨水多造成料床湿度大时,要及时通气排湿,防止蚯蚓密度过大。
防止密度过大
每平方米床面,成蚯蚓达到1万条时就要抢晴天进行分离或提取,防止密度过大导致蚯蚓生病和传染。
养殖设施
可以选择箱养、坑养、池养、棚养、温床养殖等简易养殖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农民和城镇居民,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容器、砖池、育苗温床等进行养殖。
在城市家庭,可以选择适当大小的容器,底部铺上湿土,放入蚯蚓,定期添加厨余垃圾作为食物来源。
其他管理
蚯蚓喜阴,不宜放在太阳照射到的地方,家里潮湿的地方可以放置蚯蚓养殖容器。
定期检查蚯蚓的健康状况,及时捕捉达到商品规格的蚯蚓,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通过以上管理,可以在春天成功养殖蚯蚓,并获得较高的繁殖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