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断奶方法
采用“迁母留仔”方法断奶,断奶后维持三不变:不变料、不变圈、不变窝。
严格消毒
保育舍彻底清洗干净后,使用火焰或喷雾消毒地面,空间使用熏蒸消毒法,然后空舍一段时间再进猪。
进猪后每周带猪消毒一次。
转群分群
尽量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每栏10~30头为宜,每头占栏0.2~0.3平方米。
转群最好在傍晚进行,入栏组群时保持原圈同栏,对发育不均匀的群内弱小者重新组群,特别优厚饲养。
逐渐换料
断奶后继续吃仔猪颗粒料,并控制采食量,7~8成饱为宜。
45~50日龄以后逐渐换成优质预混料或浓缩料配成的全价饲料。
环境要求
断奶一周的湿度是55%~65%,温度要达到27~25℃,以后每周2℃降幅逐渐降低到10周龄的21℃,昼夜温差越小越好,同时防止贼风。
饲养方法
采用料槽顿喂方式的,要看槽饲喂,少给勤添,每天添2~3遍料,吃饱后槽内略有剩料为宜。
采用自动料筒饲喂方式的,要保持料筒内不断料。
重视饮水
饮水可用自来水或深井水,最好采用乳头饮水方式(高度:25~35厘米),单设水箱,以利投药。
采用水槽饮水,要注意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疾病防治
注意消灭“四害”,即蚊子、苍蝇、老鼠和野猫,切断疾病传播途径,保证生物安全。
按时搞好免疫和驱虫工作,重点搞好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副猪嗜血杆菌、水肿病、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
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兼顾抗病毒、抗细菌和抗应激,减少消化道和呼吸道病的发生。
观察猪群
每天检查采食、饮水、健康状况,对病猪要隔离治疗。
通过以上九个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保育猪的成活率,降低发病率,保持均匀度,从而提升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