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鲫鱼是一种高效益的养殖方式,以下是一种详细的养殖方法:
田块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排水灌溉方便的地区,地势要适中,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田块大小在2亩以内,一亩最好,要求田块保水性好,沙壤土田地最佳。
放前事项
对田埂进行修整,夯实加固,并加宽田埂,增高田埂,防止鱼逃逸。
在进出水口覆盖网膜,防止鱼逃走,并挖鱼坑,留出活动空间。鱼坑在进水口上方,宽2米,深1米。
鱼沟环田,宽30多厘米,深40厘米,方便鱼的出入和活动。
鱼苗投放
放养时间建议在五月中旬左右,水稻生长稳定后再放,此时不影响水稻生长。
选择鱼苗规格约两指宽,长约6厘米,放养密度根据具体条件决定,一般每亩1000条左右。
饲料投喂
鲫鱼主要以稻田微生物为食,但为了高效益,需要定期投放饲料。
饲料以大豆、玉米粉、小麦面筋、豆渣和其他自然粮食作物混合的小颗粒饲料为主。
定时投喂饲料,每天一到两次,投喂量以鱼在两小时内吃完为标准,保持饲料干净无霉变。
平时管理
勤巡田,发现田埂漏塌要及时修理、夯实。
注意修理进出水口的拦鱼栅,防止洪水漫埂或冲垮拦鱼设备。
水质管理:如水质过老,要及时更换新水;水质过清瘦,每亩可施发酵有机肥50-100千克,不定期施生石灰,普通每亩水面每次用量为10-15千克。
收获
在晚稻收割前捕捞,此时鲫鱼已长大,肉质鲜美。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鲫鱼在稻田中的高效养殖,既提高了鱼的产量和品质,又增加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