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螺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进排水系统改造
将原有的进排水系统改成单独进排水,使用管道直接连接到梯田的上端和下端,并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安装防逃网,以防外来敌害生物进入和鱼逃跑。
养殖池整理
养殖池以地形为准,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水深30厘米。埂要夯实,防止漏水。养殖池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防逃网。
在养殖池中间挖一条深30厘米、宽40厘米的集鱼沟。同时,在养殖池中间栽种莲藕、茭白等水生植物,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控制温度。夏天可以搭棚盖遮阳网控制水温,冬天用塑料薄膜大棚保温。
混养方式
采用田螺、河蚌、鲢鱼、鳙鱼、泥鳅混养,这种混养方式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并为田螺生长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种螺放养
3月下旬开始陆续投放种螺,放养前1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4天后在池里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田螺摄食。
种螺可从集市选购或自行采捕,每平方米放种螺100~120个。池中可搭养夏花鳙鱼1尾、鲢鱼3尾、泥鳅30尾。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种螺应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
饲养管理
温度:笠螺生存的最适宜温度是20度到26度,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笠螺的活性最大,最健康。
酸碱度:笠螺需要生活在碱性环境里,PH值应在7到7.8之间,过酸的环境会导致笠螺溶壳。
硬度:养殖笠螺需要一定的硬水条件,水中硬度应维持在8到18之间,这有利于笠螺获得更多的钙质,使其外壳坚硬。
食物:笠螺的主要食物是水中的各种藻类,特别是绿斑藻和褐藻。在人工喂养时,也可以喂它们一些鱼粮或虾粮,甚至馒头饼干的残渣在水中泡软后它们也很喜欢吃。
盐度:笠螺属于汽水螺,因此在饲养时需要放在有一定盐度的水中。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醉螺,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