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青虾的养殖方法如下:
池塘要求
青虾耗氧量高,不耐低氧,属于底栖动物,喜欢在池底活动。因此,养殖青虾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3-8亩为宜,坡比为1:3-1:3.5,水深约1.5米。池底无淤泥,水源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投放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并在每个池塘安装好增氧设施。
种植水草和藻类
种植水草可以为青虾提供食物和脱壳的隐藏场所,避免青虾相互残害。一般有两种水草:一种是在池边浅水带周围种的水花生,另一种是在浅水带池底种的沉水植物,如黑藻、伊乐藻等。水草在池塘水面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一般应控制在30%左右。
设置网片
在虾池中间设置10-33目的无节夏花网片,用竹条固定,设置于水面下20-40厘米处,坡度为15-20度,使虾能上下爬行。每排网片宽3~4米,长度依池长而定,一般5亩可设置2排网片。
放苗
青虾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适宜的养殖环境和充足的饲料条件下,经过2个月的养殖,每尾可达到3克以上的商品规格。可以采用春夏养殖模式,春夏两次,一年双季。夏季放养在七月前后进行,每亩有四万到六万株虾苗,十至二十天后投放少量的鲤鱼种。到8月至9月,还将有一批虾苗产卵孵化,到年底一般可生长2~3厘米,可作为春季育苗,一般每亩三万至五万苗。
水质管理
池塘水位原则春浅60厘米左右,夏深1.2-1.5米,秋勤80厘米左右,冬保1.5米。饲养前期水透明度调控在25厘米,中期30厘米,后期35厘米,溶氧不低于5毫克/升。前期以施肥为主,培养生物饵料,中期定期注水,后期勤换水,防治水质老化,促进青虾蜕壳生长。同时,每隔15-20天泼洒生石灰一次,提高PH值和增加水中钙离子,保持PH值7-8之间。
重视苗种质量
虾苗以外荡天然繁殖的仔虾为佳,要求规格整齐、体色鲜艳、弹跳力强。人工繁殖要以外荡大规格报卵虾为亲本,尽量避免连年不换种、不清塘,养殖虾自繁自育,致使其性状退化、规格小、抗病性差等情况的出现。
改进放养模式
要提高青虾产量和效益,必须改粗养为精养,改放养报卵虾为放养虾苗,改一茬虾为二茬虾等技术措施。合理放养提高秋季虾的商品率,应在7月下旬至8月初放养1.5-2厘米的壮苗4-5万尾/亩。如购报卵虾自繁的,应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选择湖泊外荡或河流中体质健壮、成熟度好、个体在5-6厘米以上的大虾,设立专池育苗,待虾苗长至1.5-2厘米过数进塘。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池塘青虾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