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的养殖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育雏温度

小鸡刚出壳时,育雏室温度应保持在33-35℃之间,早晚温差不宜过大。可以在育雏室增加温度,例如先增加到34℃,保持四个小时,然后降到30℃,再增加到34℃,保持五个小时,以此类推,直到温度降到20℃。

湿度控制

雏鸡对湿度要求较高,育雏室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5%-65%。湿度过低会导致雏鸡脱水,绒毛发脆脱落,体瘦趾干,消化不良;湿度过高则容易诱发球虫病和霉菌病。

饮水和开食

雏鸡出壳后应先饮用0.01%的高锰酸钾水,帮助清理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淡蔗糖水。开食应在出壳后24小时内进行,饲料要新鲜、营养丰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麦等。

饲料和喂养

雏鸡出壳后每天喂三到四次,逐渐过渡到全价雏鸡饲料。饲料要少喂勤添,保持饲料新鲜,避免暴饮暴食。

防疫和卫生

雏鸡阶段是疫病的高发期,需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消毒。例如,4-5日龄滴鼻新支二联苗(H120),8-10日龄滴鼻新城疫Il系或L系,15日饮水法氏囊,21-22日饮水新支二联苗(H52),28日饮水法氏囊,35日肌注新城疫(1系),40日肌注禽流感(H5N1)。

环境和管理

鸡舍要保持干净、通风、干燥,定期清理鸡粪和消毒。育雏室要有适当的保温措施,如使用红外线灯、电热管等。同时,要注意观察雏鸡的行为和状态,及时调整温度和湿度。

光照

雏鸡需要充足的光照,3日龄内光照应保持23-24小时,4日龄至3周龄每天保持12-16小时,4-6周龄每天光照保持10-12小时。光照强而又时间长会导致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

通过以上几点细致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小鸡的成活率,确保小鸡健康成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