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目鱼怎么池塘养殖

虱目鱼的池塘养殖技术如下:

池塘条件

面积:3-5亩。

水沟:池塘内要挖有水沟,上接进水口,下接出水口,水沟规格为深约50厘米、宽约40厘米。池底平坦,稍微倾斜于沟渠。池塘水深60-100厘米,底以肥土为佳,有利于管束植物、藻类、水草大量繁殖。

晒塘、消毒、施肥

曝晒池底至龟裂状,加速底泥中有机物质分解。

注水到刚好盖过池塘底部,用生石灰、茶粕、鱼藤清等药物清塘消毒。

池底表面施基肥,动物粪便400-600公斤/亩,或发酵后的米糠、豆饼、花生饼300-500公斤/亩,加尿素10多公斤或碳氨30多公斤。新开的池塘施肥量要加大2-3倍。

施肥后,注水10厘米,任太阳曝晒,把池水蒸发干涸,以利于藻类、管束植物迅速生长。上述施肥、晒塘工作要反复2-3次。

苗种放养

4-5月份天气转暖,引进已淡化、体长10厘米左右的虱目鱼苗,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比5:2的药物0.7ppm药浴10分钟后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饲养。放养量为1200-1800尾/亩。

养殖期日常管理

虱目鱼以藻床坚实、底藻生长旺盛、池水透明澄清为最佳状态。

注意适时放养、适时捕捞、适时适量追加饲料及肥料,除去野杂鱼及控制虫害等工作。

其他养殖方式

北方地区可进行粗放式养殖和精养,利用大棚或室内进行先期培育,待温度适宜后再放入池塘养殖。

新建池塘要求面积3×667m²~5×667m²,深度80cm左右,设置水沟,底部用肥沃土层填充,促进藻类、水草繁殖。

旧塘重新利用需清淤、曝晒,直至池底成龟裂状,便于有机物质分解。

养殖设施

进水口、排水口设防逃设施。

池塘周围种植水草如水葫芦,供鱼隐蔽、藏身。

塘基四周用网片围起来,网高80厘米,底部埋入土中20厘米,以防敌害进入。

水质管理

虱目鱼适宜生长盐度为12—30,生活适温为16—39℃,水温低于9℃时数分钟内死亡。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保持适当的水深和水温。

通过以上步骤和措施,可以有效地进行虱目鱼的池塘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和成功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