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鹅养殖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选址、鹅舍建设、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以下是一个详细的规划方案:
选址
地势与土壤:
鹅舍应建在地势高燥、平坦或缓坡地带,南向或东南向,土质以透水性好的沙壤土为宜。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排水、防热、防潮与防寒。
水源:
鹅是水禽,需要充足的水源。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的地方建场,同时要确保有足够的饮水器和饮水槽。
草源:
鹅每天消耗大量青草,因此鹅场附近应有可供放牧的草地或种植牧草的地方。
交通便利:
鹅场应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饲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输出,但不宜建在交通要道上。
环境安静:
鹅需要安静的环境休息和生长,应远离噪音源。
鹅舍建设
简易棚舍:
可以搭建简易棚舍,周围用竹篱笆或粗网围护饲养,也可以利用沟、河等流动水源将棚舍建在沟、河边围养。
育雏舍:
要求舍内保温良好,空气流通,干燥而无贼风,窗的采光面积与地面积为1:10~15。育雏舍每平方米育20日龄以下的雏鹅5~15只为宜。
育肥舍:
舍内设棚架,分单列式和双列式两种,每栏约10~12平方米,可容纳中等体型的中成鹅60~80只。
通风散热:
采用转木结构的鹅舍要特别注意夏季通风散热问题,前后墙需要设置上下两排地窗,下排窗户的下缘以距地30厘米为宜。
饲料管理
饲料种类:
谷实类包括玉米、稻谷、大麦、小麦及麦秕,糠麸类包括米糠、麸皮、玉米糠等,块根、块茎和瓜类如马铃薯、南瓜、胡萝卜、红薯等。
青贮饲料:
可以种植黑麦草、菊苣、苦荬菜、白三叶、苜蓿等,留作大鹅的青贮饲料。
饮水与喂食:
雏鹅进舍后应先饮水,然后喂食小鹅专用饲料和切碎的嫩黑麦草、苦荬菜等,保持饲料新鲜、干净卫生。
疾病防治
防疫措施:
种鹅开产前必须进行小鹅瘟和副黏病毒等疫苗防疫,使鹅苗有足够的母体抗源保护。
环境消毒:
每天扫除鹅舍,经常清洗饲料槽、水槽,每隔5—7天用0.3%过氧乙酸或0.1%新洁尔灭等消毒液消毒。
分群管理:
随着鹅体的长大,应适时分群饲养,避免密度过大导致挤压和踩踏。
日常管理
保暖与防暑:
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温,保证环境适宜。
光照与睡眠:
提供光线暗的睡眠环境,利于鹅的休息和生长。
粪便处理:
建议配置粪污处理系统,做到无害化处理,防止污物污染周围环境。
鹅场布局
分区配置:
鹅养殖区一般沿东西方向排布若干养殖分区,每个养殖分区内部由南至北划分为牧草种植区、池塘、鹅圈、树种植区,占地面积比约为1:1:1:2。
隔离区:
设立隔离区,防止疫病传播,确保生产区与生活区隔离。
其他注意事项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市场需求的品种,如肉鹅、蛋鹅等。
养殖规模:
根据养殖户的资金、草料、市场销售等情况确定养殖规模,避免盲目扩张。
通过以上规划,可以为大鹅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养殖效益,同时确保鹅群的健康和防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