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普鹅怎么养殖

养殖皖普鹅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的地方,且交通便利、水电充足。

鹅场周围要有水质良好的水源和充足的草源,草质要良好,鹅场要远离化工厂等污染源和交通要道。

品种选择

选择体型大、耐粗饲、生长发育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增重效果好的品种。要求饲养75~90日龄体重达到3.5kg以上。

饲料供给

鹅为食草型水禽,饲养成本较低。达到一定饲养规模的鹅场可实行种草养鹅的方式,适宜种鹅的牧草主要有黑麦草、苦菊等。

饲养管理

幼雏期

做好保温、防湿和开食工作,温度控制在28-30℃左右,湿度控制在55%左右。

雏鹅每成长一周,温度可下降2℃左右,直至脱温。

开食最好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青草和适口的饲料。

在幼雏期不要将鹅放在水里面洗浴,待满一周后再进行浅水洗浴。

育成期

破壳后第四周开始进入育成期,这个时期鹅成长最快,开始换羽毛、长肉和长骨骼。

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冬季要做好保暖工作。

饲料中要增加粗精饲料的搭配,保证营养供应。

产蛋期

公鹅和母鹅需要按1:4的比例分组饲养,以提高受精率。

需要长时间的光照,每天光照时长需长达13小时以上。

人工补充光照,以保证产蛋量。

修产期

进行人工换羽,喂食高蛋白的精饲料促进羽毛快速长出。

疾病预防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业务计划。

定期对鹅群进行全面的驱虫,选择广谱、高效、低价的药物进行驱虫。

加强日常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勤换垫草垫料,并做好鹅场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

合理安排养殖密度

根据幼鹅的体型大小、活动空间和饮水设备的数量等因素,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养殖3只左右较为适宜。

合理安排饲喂次数

一般每天饲喂3-4次,注意观察幼鹅的食欲和排泄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量和饲喂次数。同时,要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保证幼鹅的正常需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皖普鹅,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量,同时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