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蚯蚓要怎么处理

养殖蚯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投料与试喂

投料前先试喂,确保饲料合格后再投喂给蚯蚓。

如果粪料的PH值较高,可以在投喂前加入少量食醋。

适时加入饲料,发现料表面平整、料细如米糠或蚯蚓外爬时应及时加入饲料。

为防止饲料发酵不均匀引起蚯蚓死亡,可以采取间隔加料法。

浇水保湿

一旦发现料表面干燥应及时浇水,使用1:300的EM液,保持70%~80%的湿度。

冬季湿度可略降低。

温度控制

蚯蚓的活动温度为5~30度,10度以下活动迟钝,5度以下处于休眠状态,0度以下会冻死。

冬季应注意升温、保温,室内养蚯蚓要堵严门窗,防止漏气,可采用火炉、火墙、暖气等升温措施。

露天地养蚯蚓,冬季可采用移入地窖、加厚养殖屋、利用发酵物生热等措施来解决升温、保温问题。

分离蚓茧

温度25℃以上时,15天左右分离1次种蚯蚓中的卵茧;气温降低,分离时间逐步延长。

每次分离出的蚓茧单独堆放孵化、饲养。

种蚯蚓提纯复壮

保持种蚯蚓稳产、高产,定期进行种蚯蚓的提纯复壮。

饲料选择

蚯蚓爱吃细、烂、湿的饲料,如腐烂的植物材料、废旧的果皮、蔬菜残渣、咖啡渣等。

饲料的含水率以70%左右为宜,用手挤压上层料,指缝间应有滴水,底部应有积水1~2厘米。

防毒与防害

饲料中不能混入人粪、化肥和农药等有害物质。

定期清除蚓粪,注意防毒、防害。

日常管理与维护

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避免阳光直射。

定期检查养殖容器,确保无外逃蚯蚓。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浇水频率和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收获与利用

蚯蚓达到一定大小后,可以用“光分离法”取出投喂黄鳝。

蚯蚓粪是高级有机肥料,可用于栽培绿色食品或有机蔬菜,或作为饲料蛋白添加剂。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蚯蚓,并获得高质量的蚯蚓产品及其副产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