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天养殖对虾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确保养殖效果:

实行以水控温调氧

随着水温升高和对虾体的成长,要不断增加水深,尤其是在养殖中后期,水位一定要增至1.8~2米,高温期要保持2.2米以上。

在丰潮期每天排水一次,在低潮和枯水期进行机械排灌,使每天换水量达到50%左右。高温期全排全灌,有效控制水温在30℃以内。

使用60目网片在进水口滤水,防止携带对虾流行病病毒的微小活体侵入。

分阶段科学投饵

对虾体长4厘米以上时,以投喂螺蚬等低值小贝类饵料为主,每天每万尾投喂6~8公斤;当体长8厘米时,每天每万尾投喂50公斤;当体长12厘米以上时,每天每万尾投喂100公斤。

投饵时要坚持“四少四多”,即前期少投,后期多投;早晨少投,傍晚多投;低潮时少投,大潮时多投;对虾大量蜕皮时少投,正常生长时多投。避免变饵料和环沟、深水处投饵。

谨防虾病侵害

注意投饵量不宜过多和过于集中,以免饵料变质发臭,导致水质变污。经常换水,减轻虾池水质污染。

合理调节虾群密度,保持虾群有一定的活动水体,避免过度拥挤。

定期检查虾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添加抗应激剂或免疫增强剂,提高虾的抵抗力。

选择合适的饲料

选择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饲料,节省养殖成本,减少水质恶化。

饲料应确保新鲜、优质,采取少量多餐的投饲方式,避免在高温时段投喂。

控制水温

在高温天气下,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增加遮阳设施、增加水深或使用降温设备,保持水温在适宜范围内。

抗应激

夏季雨水较多,易导致虾塘水体指标波动,应提前泼洒抗应激剂,如维诺虾用高维,提高虾的抗应激能力。

水质管理

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确保水质符合对虾的生长要求。

保持水体清洁和稳定,定期进行池塘底部的改底消毒,切断弧菌的来源。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夏天养殖对虾的成功率和产量,降低疾病发生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