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天养殖鲢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环境要求
池塘面积和水深:池塘面积应经过仔细计算,水深应保持在2到3米之间,以达到最佳效果。
消毒处理:池塘挖掘后需曝晒并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每667立方米的池塘需要使用50至75千克的生石灰。
水质管理:注入新鲜水,并添加已经发酵好的粪肥,每公顷需要约3750千克,以提供养分和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
鱼苗投放
适宜水体温度:投放鱼苗时,适宜水体温度为6~8℃。
投放密度:每667平方米的鱼塘可养殖15万至20万尾鲢鱼,为避免水体养分不足,可以定期分群并加入其他鱼类如草鱼等。
氧气供应:由于鲢鱼对食物的需求量大,排泄物也较多,需要定期向水体注入氧气,特别是在夏季高温环境下。
饲料管理
投喂量:夏季鲢鱼的生长速度快,因此饲料需求量较大。应根据鲢鱼及鱼塘的状况详细观察,调整投喂量和种类。
投喂时间:夏季昼长夜短,可以采用“少量多次”的投喂方式,按照“四定”原则(定质、定量、定点、定时)投喂全价配合饲料。
水质调控
加注新水:高温期间要定期加注新水,一般7-10天加水一次,水位保持在1.5-2米,避免将底质冲起。
遮阳设施:在阳光直射的水域,要设置遮阳设施,以保持水质的稳定。
疾病防治:定期进行池塘消毒,保持水质优良,及时隔离和治疗病鱼。
环境要求
养殖密度:适当的养殖密度能保证鲢鱼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根据水域大小和水质状况合理安排养殖密度。
安静环境:避免噪音干扰,为鲢鱼创造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轮捕轮放
为提高鱼塘的利用率和鲢鱼产量,可以采用轮捕轮放的方法进行养殖,即在捕捞成鱼时抓大放小及重新补苗。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夏季鲢鱼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