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农村养殖水产,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来确保养殖顺利进行和水产动物的安全越冬。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
苗种和养殖生产
苗种放养:选择体表无损伤、活力强且不携带特定病原的苗种,放养前进行池塘清淤、修整与消毒,并适时加水、肥水,保证苗种进池后有适口饵料生物。冬季水温较低,苗种进池后不宜立即消毒,可泼洒维生素类兽药或中草药类兽药增强体质。
水质调控:定期检测水体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保证水质清新,溶氧在5mg/L以上,pH值在7-8.5,透明度在40-50cm。根据浮游生物量调整,营养盐含量少、浮游藻类少时补充小球藻和硅藻,浮游藻类过多时采取消毒措施减少其含量,浮游动物较多时泼洒敌百虫溶液防止缺氧。
饲养管理:加强投饲管理,不宜过早停料,选用优质饲料合理投喂,增强耐寒和抗病能力。根据天气、水质、养殖阶段和虾蟹健康状况调整饲料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败坏水质。越冬前进行拉网锻炼增强体质,封冰后及时扫除积雪和乌冰以保持光照充足。
设施和设备管理
保温设施:对于养殖水温要求高的鱼种,可以使用海容模块盖温室鱼池,利用太阳能和保温模块墙体保温,维持水温在23-28摄氏度。
增氧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增氧机、发电机、保温等设备,防止冬季恶劣天气造成断电、断氧气和极端低温。
日常管理和应急准备
水位管理:冬季池塘内水位应提高30-50cm,以减缓水温下降速度,防止水产动物冻伤或应激反应。
溶氧管理:冬季恶劣天气下需增加水质监测频率,确保溶氧充足,避免缺氧导致鱼虾死亡。尽量避免使用太阳灯加温,减少增氧机使用,及时处理冻伤与死亡的鱼虾。
应急物资:适当储备化学增氧剂、消毒剂等应急物资,以应对突发状况。
饲料和肥料管理
饲料调整:随着水温降低,减少高蛋白饲料投喂,增加含脂肪高的饲料配方,帮助水产动物储存能量安全过冬。
肥料选择:选择耐低温、营养分子小、易被藻类吸收的肥料,如多效肥水先锋(硅藻型),在晴天中午温度最高时段进行肥水,并配合增氧机搅动水体。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在寒冷农村有效地进行水产养殖,确保水产动物安全越冬,并为春季养殖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