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养殖视频怎么养

牛蛙养殖视频的养法包括以下步骤:

蝌蚪时期

刚孵化出的蝌蚪体小、黑色、游泳能力差,在孵化池中饲养10天左右才能转入蝌蚪池中。

在蝌蚪下池之前,水池要清洗干净,并用200PPM的漂白粉消毒,如果是泥土池,则要用生石灰(每亩75KG)消毒,过7天生石灰药效消失(并经试水),再放入蝌蚪。

幼蛙时期

蝌蚪变态后应及时转入幼蛙池饲养。一般刚变态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80-100只。变态30天后,体重达25—50g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30—50只。为防止残食,根据大小及时分级饲养。

成蛙时期

成蛙池一般以300平方米为宜,池水深度保持1—1.2m。池内陆地杂草丛生(也可种农植物),有进出水口,要建立防逃墙,高度1.5m左右。每平方米可养殖10—20只。

成蛙的饵料和幼蛙一样,但投喂量较大,5—6月投5%,7—8月投20%。

野外粗养

可以分为全天然放养和半粗放饲养两种类型,常见的养殖方式有水库养殖、沼泽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稻田养殖等。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天然饵料及其他自然条件,圈定一定的养殖范围,投放牛蛙种苗,适当增喂饵料,定期采收和捕捉。

集约精养

利用人工饵料和非农耕地,采取人工方法建造池塘,进行集约化精细管理。根据饲养场地的差别,可以分为池塘养殖、场区养殖、庭院养殖、室内养殖、恒温养殖等方式。

建造蛙池

养殖场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优良且稳定的区域,水源的pH值宜在6.5 - 7.5之间,同时要确保排水灌溉便捷。周边环境需安静,避免噪音干扰。场地建设上,蛙池的布局要合理规划,不同生长阶段的牛蛙应分池饲养。池壁要光滑且有一定高度并设置防逃设施,防止牛蛙逃逸。

种苗引入

种苗质量直接关系到养殖成败。务必从正规、信誉良好且有资质的种苗供应商处选购。优质种苗通常表现为体表光滑、无损伤、活力强、规格整齐。

饲料投喂

饲料的选择与投喂方式至关重要。饲料种类应多样化,蝌蚪阶段可投喂蛋黄、豆浆等,随着牛蛙生长,逐渐增加动物性饲料如小鱼、小虾、蚯蚓等以及优质的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要依据牛蛙的生长阶段、体重、水温、天气等因素灵活调整,避免过度投喂造成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或者投喂不足影响牛蛙生长发育。同时,要固定投喂时间和地点,养成牛蛙良好的摄食习惯。

水质管理

良好的水质是牛蛙健康生长的基础。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溶氧量、氨氮、亚硝酸盐等,保持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根据检测结果及时换水,高温季节换水频率可适当增加,每次换水量约为池水的1/3 - 1/2。也可在池中种植水生植物或使用微生物制剂来调节水质,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疾病防控

牛蛙易患多种疾病,如红腿病、白内障病等。日常要做好卫生管理工作,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定期对养殖场地、设备、工具等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合适的消毒剂如漂白粉、二氧化氯等。

以上是牛蛙养殖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对您养殖牛蛙有所帮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