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养殖对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保温:
冬棚养殖对虾的关键是保持温度。当水温降到23℃~24℃时,华东地区冬棚养虾的用户基本都安装锅炉加热,保证水温达到对虾生长所需的温度。养殖户注意每两小时左右查看一次锅炉运转情况,将薄膜逐渐盖起来,不易过快,并在盖膜的过程中,拌料使用增强体质抗应激的产品(如帮邦的虾青素原液)。在晴朗的天气,要适当开启窗口或揭开薄膜,让空气流通,在增氧机的作用下增加池水溶氧的含量,稳定水温,减少温度变化大而造成的应激,影响长势。
水质调整:
冬天日照时间短,阴雨天气比较多,容易造成“倒藻”现象。藻类大量死亡、分解会产生大量的藻毒素,严重危害虾体的健康,引起虾的死亡。因此,需要以3-5天为周期补充水体中的营养,保证藻类不断的更新,并每5-7天补充一次菌种,以保证水体中的藻相,菌相平衡。推荐使用帮邦的酵之源EM菌种,自己发酵的EM菌,好用又实惠。
补钙:
虾苗进入新的环境会产生应激性蜕壳,因此在新壳“钙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微量元素,并且蜕壳比较频繁(虾苗在1厘米左右时,蜕壳周期为40-50小时)。可以使用帮邦的超能乳化钙和微矿生命元,补充钙质和各种微量元素,增强虾苗成活率。
合理投喂饲料:
冬季温度低,酶活性低,所以投喂量不宜过大,减少肝胰腺,肠道的负担。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虾的密度以及虾实际的摄食量等因素,及时调节,严格控制,要坚持“少量多次、日少夜多,水温高多投、反者少投,均匀投喂”原则。及时检查饵料残饵的情况,加以调整投饵量。一般控制70~80%的对虾虾群饱食,池底无残料为原则。
保持高水位:
水深则水体稳定,温差变化小。保持水体肥度,使虾苗可以通过藻类来获取一定的营养。护理好每一次的换壳,保证换壳顺利,避免脱壳不遂偷死。定期投放芽孢杆菌,可以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水平,改善水质。
日常管理和疾病预防:
定期检查水质,保持菌藻稳定,控制水体中的氮循环稳定,减少亚硝盐升高的机率,从而切断弧菌的繁殖条件。注意不要随意使用消毒剂和抗生素,以免影响有益菌。合理投料,水温低时适当控制投料量。在寒潮来临之前提高池塘水位,减少对虾应激。配备足够的增氧设备,确保溶氧在5mg/L以上。定期使用百合生物底耕净,快速消除硫化氢。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冬季对虾的养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