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嘴鹬要怎么养殖

人工养殖长嘴鹬的方法主要有池塘养殖和流水养殖两种方式,具体如下:

池塘养殖

鱼池面积:2~5亩,水深2米,呈长方形,淤泥少于10厘米。水源要充足且无污染。

清池消毒:鱼种投放前10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消毒3天后注水。

养殖方式

主养:每亩主养密度为规格40~50克的长嘴鹬鱼种1200尾或规格50~100克鱼种1000尾,另每亩搭配150~250克鲢鱼50~100尾、鳙鱼20~50尾、鳜鱼3~5尾。

搭养:主养鱼品种及密度不变,长嘴鹬可每亩投放规格40~50克鱼种10~15尾,不需另投饲。

饲料要求:配合饲料要求粗蛋白质40%~43%,粗脂肪6%~9%,碳水化合物23%~27%,粗纤维3%~5%。可用鱼粉、豆饼、花生饼、小麦、玉米、酵母等原料配成。

投饲:体重150克以下日投3次,150克以上日投2次,即早、晚各1次。在水温18~29℃生长适温范围,日投饲量为鱼总体重的1.5%~3%,傍晚可多投,饲料应投在食台上。

管理:保持水质清新,不缺氧,经常更换池水或保持有微流水,日换水量为池水的15%~20%。

流水养殖

鱼池面积:成鱼池50~100平方米,水深1米左右,可采用串联或并联式,池底比降1.5%~2%。鱼池进排水方便,且有滤沙池。

放养密度:40~70克的长嘴鹬鱼种10~20尾/平方米或150~200克鱼种5~10尾/平方米。

饲料要求:配合饲料或配合粉料加水揉成食物团,投在饲料台上,饲料在水中稳定性在30~45分钟。

建议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更换池水,确保水体中溶解氧充足。

饲料选择:根据长嘴鹬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确保营养均衡。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鱼群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减少损失。

环境控制:控制养殖环境的温度、光照等条件,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人工养殖长嘴鹬,提高养殖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