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台上养殖芦笋,可以参照以下步骤:

备足营养钵

选择肥力水平较高的疏松沙壤土作苗床,苗床宽1.3-1.5米、深10-15厘米。

每立方营养土应施入腐熟好的鸡粪30-40斤、磷肥2斤、草木灰10斤,充分拌匀后打钵。

钵体直径8厘米以上,钵高10厘米,每亩大田需备钵2500个。

浸种催芽

芦笋种子外壳厚且有脂质,吸水较慢。首先用50%多菌灵300-500倍液浸种24小时,再放入25-30度温水中浸种2-3天,每天更换新水2-3次。

浸种后用干净纱布包好,置于25-30度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25度左右温水淋浇1-2次。

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适期播种

麦前移栽的可于3月上中旬播种,麦后移栽的可于4月上中旬播种。

播种前营养钵浇透水,每钵一粒,播后覆细土2厘米厚。

然后撒施毒饵防地下害虫。最后畦面平铺地膜,畦上用弓棚盖膜实行双膜覆盖。

苗床管理

出苗前床温白天20-30度,晚上不低于12度。前70%幼苗出土时去除平铺地膜并逐步通风炼苗。

当幼苗高20厘米左右时,可采取通风不揭膜的办法,使幼苗适应外界环境。此期保持苗床湿润。

幼苗瘦弱应补施苗肥,肥水结合。及时去除苗床杂草,发现蚜虫等危害及时喷药防治。

土壤选择与整地定植

芦笋适宜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沙壤土,有利于根系发育和嫩茎的优质高产。

酸碱度过大且粘重的淤土均不适宜芦笋生长。芦笋是多年生作物,一经定植,土地即无法再全面耕翻。

定植后的管理

在苗高15厘米以上时,可移入花盆,盆深宜25厘米以上,把pH值5.8-7的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或晒干打碎的塘泥、冲沙(3:1),暴晒1周并消毒后作盆土,再施入腐熟的厩肥、复合肥作基肥。

定植后注意通气(保湿),土壤水分保持60%-70%,过旱应适量浇水,雨季应挖排涝沟,防止存水烂根。

芦笋一般在5月中旬左右开始采收,一般在上午9-11点之间进行,用不锈钢小刀,整齐地割下嫩茎,茎部不要留高茬,注意不要全部都采收了,每株留1-2个健壮茎杆进行光合作用,当其高度达到70厘米及时摘心,控制株高。

施肥

芦笋正常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在大量元素中以氮、钾较多,而磷较少,在中微量元素中钙、锌、锰、氯是不可缺少的。

每生产1000公斤芦笋约需纯氮17公斤、磷4.5公斤、钾15公斤,其三元素的比例约为3:1。

病虫害防治

芦笋主要病虫害有蚜虫、叶螨等,应及时发现并进行防治。

通过以上步骤,你就可以在阳台上成功养殖芦笋了。记得定期施肥和水分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芦笋就能茁壮成长并收获嫩茎。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