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场青鱼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水域条件

选择靠近水源充足的地区,确保水源无污染。

配备电力和灌溉设施,池塘口位置配设抽水、加氧等设备。

池塘面积建议在0.3到0.7公顷,保证光照和通风,池底修整规则平坦,池水深度以2米为最佳。

池塘消毒

在干季进行池塘清理、清洁及消毒,适度清理淤泥但保留0.1米厚,修复加固池塘围堤。

清理消毒后曝晒20天,使用生石灰加水配置成溶液,泼洒至池塘各个角落,并翻动淤泥使石灰溶液与淤泥融合,消灭病菌等有害物质。

饵料培育

在鱼种放养前9天施加有机肥,如生石灰、鸡粪混合物,每亩约280公斤。

两天后施加氨基酸肥水膏,每亩1公斤,培养累枝虫等良性浮游生物,为后期鱼种提供饵料。

实际养殖期间,每11天投施一次氨基酸肥水膏,每亩0.8公斤,补充浮游生物营养,提高繁育速度。

投喂饲料

使用青鱼专用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高,颗粒饱满。

每天投喂次数约四次,投饵量不超过青鱼体重的5%。

根据季节不同投喂鲜活生物饵料。

日常管理

定期巡塘,及时更换新水、增氧。

在鱼类生长季节需增加氧气转换,有利于钙磷吸收。

持续阴雨天气应添加维诺霉清多矿补充多种矿物质,改善青鱼生长环境。

鱼苗投放

选择健康、无病、抗病能力强的鱼苗,放养前进行消毒。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合理控制,确保鱼种群体规格统一。

水质控制

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度保持在25-40厘米之间。

定期使用维诺众养菌泼水调节水质,确保水质稳定。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钓场青鱼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率和青鱼的成活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