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养殖小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控制
刚出壳的小鸡适宜温度为30℃左右,随着小鸡的生长,温度可以逐渐降低。一周龄的小鸡适宜30℃左右,二周龄的小鸡适宜20℃以上,一个月后小鸡就能适应室外的气温。
在温暖晴天中午,可以让小鸡在阳光下活动,以防发生软脚病。
饮水和饲料
小鸡出壳后24小时内开始喂食,最好喂容易消化的饲料和一定数量的青绿饲料。头三天内可让小鸡自由采食,尽快学会觅食。三天以后,每天喂6次,再往后次数逐渐减少。饲料要拌成半干半湿状态。刚出壳的小鸡饮的水最好是温开水,还要补喂一些1%浓度的盐水。
饮水方面,待小鸡羽毛干燥后,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最后再喂料。
卫生和防疫
每次喂料都要清除残余饲料,保持食槽清洁,不喂发霉变质饲料。鸡舍要干燥,注意防疫防病,及时接种鸡痘和疫苗。
定期清理和消毒鸡舍,保证环境通风性良好,减少病虫害的产生。每天要清理鸡舍内的鸡粪、食物残渣等杂物,定期消毒鸡舍及用具。
光照
每天需要提供充足光照,有利于小鸡生长发育。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最后再喂料。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
分群和疏养
野鸡达到30日龄后为它们脱温,结合分群将每平方米的饲养密度保持在20-25只。分群后,每隔7天疏散1次,直到每平方米的饲养密度为2-3只。饲养期间要注意降低光照强度,避免野鸡患上啄癖。
日常观察
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雏鸡的进食情况,以防爆发疾病。发现有病弱鸡要及时隔离治疗,可以在鸡舍内设置活动场地,引导小鸡活动。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