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养殖怎么防疫管理

罗非鱼养殖中的防疫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质调控

在鱼种放养前2天,池塘的毒性消失后,注入适量的EM菌液或光合细菌,并每隔25天追加注入一次,同时注意进行活化处理。

每隔15天加注一次新水,通过定期注水、排水、换水来进行水质调节,保证水质的相对稳定和清爽。

水体施肥

经常施肥,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5~30cm,根据池塘水温、天气情况和池塘水色确定施肥的次数和数量。

生石灰使用

在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对池塘池底进行消毒。

每半月交替使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在8左右,预防细菌性疾病。

聚维酮碘消毒

定期使用聚维酮碘进行水体消毒,杀灭水体中有害菌,改善水体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人工免疫

给鱼体注射、浸泡、喷雾、疫苗口服等人工免疫方法,加强预防高温下罗非鱼的疾病。

饲料管理

改进饲料配方,降低脂肪含量,增加粗纤维含量,减轻肝胆负担,促进鱼类健康生长。

适当投喂免疫增强类产品,增强罗非鱼的抵抗力。

疾病防治

针对细菌性肠炎病,使用大蒜素拌料投喂,每天两次,连用4~6天。

针对烂鳃病,每半月交替使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在8左右。

针对链球菌病,建议开机增氧、水体消毒,中西药结合,外泼内服,消炎处理。

越冬管理

适当加深水位,保证池塘底部温度稳定。

越冬期间,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和杀菌,预防水霉病等感染。

在越冬期间,做好寄生虫检查以及细菌、真菌的预防工作。

通过以上综合防疫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疾病发生率,提高养殖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