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超大号螃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密度控制
养殖密度与河蟹的上市规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要获得大规格河蟹,养殖密度要适当控制。例如,如果想获得公母均重4.5两以上的超大规格河蟹,池塘养殖密度应控制在600只/亩左右。如果以4.5公,3.5母作为上市标准,河蟹池塘的养殖密度以1000-1200只/亩为宜。
溶氧管理
河蟹蜕壳及蜕壳后的体重增长幅度与水体溶氧水平密切相关。要保证水体稳定的溶氧水平,不能仅仅依靠水草供氧。可以采用生态养殖技术,通过水草的光合作用给水体增氧,同时注意防止水草过密导致夜晚溶氧降低。
母本选择和苗种质量
大母本(7母)所产的蟹苗,遗传潜力更大,能生长出体型更大、品质更优的成蟹。因此,养殖大规格螃蟹时,要精选优质的大母本蟹苗。
公母分养模式
公蟹与母蟹在生长过程中,营养需求和摄食习惯不同,分养能确保它们各自获得最适合的投喂,促进健康成长。同时,分养还能保护母蟹,减少互残。
投喂策略
投喂量要充足,干物质累计投喂量能达到每亩850斤。1-2壳以饲料为主,冻鱼为辅;3-5壳冻鱼+饲料+冻鱼投喂,加大冻鱼的投喂量。根据蜕壳时间调整投喂量,减少互残。10月份以后,降低冻鱼投喂频率,采取1天冻鱼+1天饲料+1天玉米的投喂方式。
水质调控
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水源要求高,水质标准包括溶解氧含量要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0~8.5,氨氮应保持在0.2~0.3毫克/升。定期注换新水,保持水位在1-1.2米之间。
生态环境营造
选择养蟹基地前必须对水源有充分的了解,养殖区要远离污染源。蟹池必须分别建设独立的进、排水口,防止敌害生物进入。种草、消毒、清淤等步骤也必不可少。
疾病防治
定期对养殖区水质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注意观察蟹子的生长及摄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疾病。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超大号螃蟹的养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