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乌鸡幼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种择时
选择健康的乌鸡亲种,保证其品种纯正。
繁育时间最好在春季或夏末秋初,此时温度适宜,易于成活。
喂水
小鸡出壳后应先转移到保温箱中,保持恒温。
出壳后20-30小时内先给雏鸡喂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水,饮水后2-4小时再开食。
饮水器应使用塔形饮水器,防止小鸡受淹并保持清洁。
喂养
初生乌鸡雏鸡前三天喂养软化过的碎米、玉米粉或小麦等粮食,并加碎的熟鸡蛋。
三天后逐渐过渡到炒米和精饲料,每天喂养4次。
一周后增加切碎的蔬菜等青饲料,每天喂养5-6次。
三周后每天喂养3次,并在饲料中加细沙增强消化能力。
温度管理
出世后1周内温度保持在30℃,2周后降至27℃,三周后降至25℃,4周后降至22℃,并维持20℃。
环境湿度保持在60%左右。
出世一周内每天要接受20小时以上光照,第二周起只需自然光照。
每天定时通风透气,避免有毒气体堆积。
卫生与消毒
育雏前要对鸡舍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所有用具使用前应消毒。
进雏前对育雏舍进行熏蒸消毒,使用高锰酸钾与福尔马林按1:2混合熏蒸24小时。
日常饲养中要定期清洗料槽、水槽等用具,并消毒。
饲料管理
选择优质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饲料要定时喂食,避免饥饿或过度饮食。
每2-3天喂养一次新鲜的菜叶、青草料等,补充维生素。
疾病防治
雏鸡较弱势,需进行相应的免疫接种,如马立克、新支H120、法氏囊等。
定期使用大蒜水等药物预防疾病。
饲养密度
根据育雏舍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饲养密度,避免过于拥挤。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乌鸡幼子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