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雁怎么养殖的

人工养殖雪雁可以参考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建造场所

选择饲养场所应尽量符合雪雁的野生习性,除栖息室外,还须有广阔的活动场地。

活动场内应设有人工水池,水池里可以培植藻类,同时栽种花草树木。

雁舍搭建简单,在水塘边钉上木桩,然后用尼龙网围成围网和天网,天网高度离地约2米,再拿竹竿和石棉网搭起简易遮阳、雨棚,实行全圈围露地养殖,保持其野性本质。

圈舍要求采光充足,通风良好,并保持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夏天需注意防暑降温工作,保证水源充足、良好、清洁;冬季则要加强保温,注意防寒保温工作。

孵化技术

在野生状态下,雪雁的性成熟期为2岁左右,人工饲养时,性成熟的时间可以缩短至最短7~8个月。

人工养殖应按公母1∶3的比例调整好雁群,接种疫苗(如亚洲鸡瘟等),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尽量多供给青绿饲料。

人工养殖雪雁每隔2~3日产蛋1枚,年产蛋90~120枚。管理方式和孵化条件与家鸭、家鹅相似,只是孵卵的次数与时间略有增加。养殖规模较大、种蛋数量较多的饲养单位,最好采用孵化器械进行人工孵化。孵化时温度应保持在36~38℃,湿度保持在60~70%,每隔3小时翻蛋一枚,翻转角度为90度。

养殖管理

雏雁生长速度快,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差,因此要精心喂养。育雏室温度应保持在30~20℃,由高至低。

雏雁出壳后24小时内,每羽喂1~2滴0.2%的高锰酸钾水,然后再喂清洁饮用水。

开食后2~3小时便可开食,用煮至半熟并用清水滤过的碎米加适量鱼粉拌匀,均匀撒在塑料布上任其自由采食。6~7月龄后可用配合饲料添加适量青绿饲料或蚯蚓等饲喂。30日龄后,逐渐降低饲料内的粗蛋白质含量,增加青绿饲料,促进雁长骨架,提早发育。

7~8日龄后的雁雏能在大塑料盆中嬉水,1月龄后可赶入池塘中任其自由嬉水。嬉水有益于生长与清洁。

育成雁管理:45日龄至产蛋前的育成雁,消化道容积已逐渐增大,消化能力增强,是骨肉与大羽迅速生长阶段,一般日喂3次配合饲料,或精、粗、青绿料的搭配饲料。夏季要防止饲料发霉、变质;秋季抽羽季节要适当增加精料比例;冬季则可以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粉,如豆秸、花生秧、玉米秸等。

疫病防治

雏雁出生后第1周要注射小鹅瘟疫苗。每周定时对养殖场地、用具等进行消毒。

第3周龄左右,要预防禽霍乱的发生,养殖场应配备一些常用的预防药物,如磺胺嘧啶粉、氟哌酸等和消毒用的百毒杀、高锰酸钾等。

在管理上,要严防外来病原的带入,不让市场上的禽类、疫区或带病的动物进入养殖场,养殖场一般要杜绝对外开放参观,必须参观也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后方可进入,防止传染病发生。

饲料与饲养

大雁的食物包括青草、豆饼、米糠、麸皮、高梁、玉米、豆渣、蚕蛹、菜叶、小鱼虾、蚯蚓、水生植物等,这些均可作为饲料,可直接投喂,也可配合饲喂。

在规模化饲养时,可以把各种农作物的秸秆,用粉碎机粉成碎末以后,直接作为大雁的饲料,也可将其贮存起来,作为越冬的食料。

放牧与圈养

人工养殖时,可以采取断翅放养,大群放牧于草地、稻茬地、河坝滩涂、山坡等,不用补饲,即可达到5公斤左右的成雁水平。

在圈养的条件下,可以喂各种杂草粉和农作物的秸秆如玉米秆、大豆秆、花生秧等。在繁殖期内(2-6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