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养殖蚯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露天养殖法
场地选择:选择高抗性的蚯蚓种苗,选择15-25℃环境下生长,夏天选择背阳通风场地,冬天选择向阳背风场地。场地应地势高,保证水源,土壤结实无渗漏,周边封闭,环境安静。
饲料:蚯蚓对饲料要求低,可以吃麦麸、水果皮、树叶、蔬菜、烂水果、动物粪便等。饲料应先进行发酵,避免坚硬物品。
湿度控制:蚯蚓喜湿怕干,适宜湿度为60-80%。通过喷水等方式控制湿度,防止水分蒸发。
温度控制: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通过堆肥升温和降温。
养殖周期:每年春季开始至10月份,每月可出售一次蚯蚓并更换新的种苗。
盆养蚯蚓
容器:使用脸盆、花盆、废弃陶器等容器,容器高度不超过盆深的3/4。
饲料:投放蚯蚓约100~200条,饲料为盆高的3/4,保持土壤和饲料的适宜湿度,可加盖塑料薄膜,经常喷水保湿。
管理:注意通气,根据外界气温移动放盆位置,调节温度。
半地下室蚯蚓养殖法
地点:选择背风、干燥的坡地,挖1.5~1.6米深、2.5米宽的沟,一侧高出地面1米,另一侧高出地面30厘米。
饵料:使用牛粪、马粪、猪粪等,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的堆,放入蚯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
管理:保持沟内潮湿,防止积水,夏季搭棚遮阴,冬季搭建塑料棚保温。
箱筐养殖
制作:利用废弃的包装箱、柳条筐、竹筐等,箱底和侧面有排水、通气孔。
装料:箱内铺15厘米左右的饲料,每平方米放蚯蚓4000~9000条,注意保持湿度和通风。
管理:每天进行通风3-4次,当蚯蚓长到商品规格后捕捉大的蚯蚓。
堆肥养殖
场地: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暖和通风、无污染、无惊扰的地方。
饵料:将牛粪、马粪、猪粪等未经发酵的物料堆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蚯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
管理:保持堆肥湿度在60-80%,定期喷水,防止水分蒸发,夏季搭棚遮阴,冬季搭建塑料棚保温。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适合的养殖方法。例如,露天养殖法适合大面积养殖,盆养和箱筐养殖适合小规模养殖,堆肥养殖则适合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