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养殖鲟鱼,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水质要求
鲟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水质清洁且稳定。pH值应在6.5-8.0之间,溶解氧大于6.0毫克/升,总铁含量小于0.8毫克/升,非离子氨小于0.02毫克/升,亚硝酸氮小于0.05毫克/升。
不同水源的水质处理方式不同。例如,井水主要监测总铁含量,江河水特别是有污染源的水应监测悬浮物和氨氮含量,溪流水的pH值应避免过低,超标的水质可以通过曝气加石英砂过滤或生石灰调节pH值。
生产设施
新建鲟鱼苗种培育池一般要求建成流水养鱼池,面积为0.5-2平方米,池深0.8-1.0米,池形为圆形,池底为锅状,中间设排水口,进水口设在池的上方。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池中架设充气增氧设施,以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促进鲟鱼的生长。
鱼苗放养
放养前要对鱼苗进行消毒,可以使用盐水或石灰水浸泡一段时间,彻底杀菌后,清洗干净放养。
放养时要注意鱼苗的大小一致,保持生长均衡。放养密度应根据鱼的大小和池塘条件进行调整,避免密度过大影响水质和鱼的健康。
喂养
鲟鱼是食肉性鱼类,主要吃水底生物、鱼虾等。在水泥池养殖时,可以投放小鱼虾、昆虫幼虫、养殖的饲料虫、蛆虫、蚯蚓等,也可以使用专门配制的人工饲料,蛋白质含量应在42%-45%之间。
喂食时要保证食物干净、消毒,并根据天气、水温、水质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和次数。
日常管理
每天定时喂食、消毒食物、打捞食物残渣,保持水质清洁。水质不干净时要及时换水,并进行消毒。
定期检查鲟鱼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夏季高温时要注意遮阳,避免水温过高。
使用增氧机保证水中的溶解氧含量,特别是在水中有氧不足时,要及时开启增氧机。
养殖设施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网箱养殖,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库、湖泊和河流,网箱应设置在避风向阳、水面宽阔、水深4米以上、水流畅通的区域。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鲟鱼品种进行养殖,如西伯利亚鲟、施氏鲟、俄罗斯鲟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提高南方养殖鲟鱼的成活率和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