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家鸭幼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清洁与消毒:确保鸭舍干净卫生,清理污水、污物、鸭粪和垫料,并进行彻底消毒。

通风与干燥:消毒后,给鸭舍通风使其干燥,进雏前2天完成这些工作。

准备物资:准备好所有需要的工具、器具、垫料和饲料,包括开口料和药物。

试温:在小鸭到达前1天,开启取暖设备,确保鸭舍内温度达到30-31℃。

饮水准备:小鸭到达前30分钟,提前把凉开水加入饮水器中。

养殖环境

温度控制:雏鸭的适宜温度为1-3日32℃左右,4-6日龄30℃左右,7-10日龄27℃左右,11-13日龄23℃左右。温度要逐渐降低,每天温度变化不超过2℃。

湿度控制:育雏初期育雏舍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育雏后期应保持在55%-60%。

通风换气:保持育雏室空气流通,排除室内多余水分,防止贼风侵袭。

饲养管理

饲料与饮水:一周龄内的雏鸭可以自由采食,少给勤添。二周龄内雏鸭的日喂饲料量占体重的18%左右,每天喂4-6次。三周龄后,日喂饲料量占体重的14%左右,每天喂3-4次。雏鸭三周龄后,要加喂鲜嫩青饲料。

密度管理:根据育雏舍构造、饲养设备、通风情况、管理水平以及当时的气候等条件来决定。通常雏鸭群以300-5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1周龄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2周龄14只左右,第3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

光照控制:育雏前3天需要24小时光照,3天后逐步减少光照时间,调整到自然光照即可。光照强度在育雏期0-3日龄为40-60瓦灯泡/20平方米,4日龄至出栏为15-20瓦灯泡/20平方米。

疾病防控

定期接种疫苗:按照规定的疫苗接种计划进行接种,增强小鸭子的抵抗力。

观察与处理:注意观察雏鸭的精神状态、食欲、排便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其他注意事项

饲料选择:提供容易消化的全价饲料,适当添加一些蔬菜、水果等食物。

饮水管理:保证饮水量充足,水质要干净、无污染,每天更换新的清洁水源。

清洁卫生:鸭舍或鸭笼中需要铺设清洁干爽的材料,每天清理换新,保持环境的卫生。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家鸭幼崽,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