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蛋怎么养殖最好

孔雀蛋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种与配比:

孔雀在22月龄达到性成熟,种孔雀的配比一般1:3,在产蛋前2个月调整好种群,一般每舍养10只左右。

饲料调整:

开产后,饲料应逐步改为产蛋料,多加VB1、VB2、VE及贝壳、骨料、氯化胆碱及青绿植物,并补充光照,每周加半小时,直至全天光照17小时。

环境控制:

孔雀产蛋期需要安静、温暖、干燥、通风的环境。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3到27摄氏度之间,并且要保持干燥、通风。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各种应激。

饮水与清洁:

保证孔雀饮水充足,水源应该保持干净,定期更换。每天定时清理孔雀的饲养笼和饮水盆,定期更换垫子和垃圾袋,保持环境卫生。

疾病防治:

定期用刺激性小、高效的消毒剂进行灭菌消毒,减少病菌与病毒感染的机率。适当添加一些安全低毒的药物进行防治,如土霉素。对个别已患病的孔雀必须隔离对症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孵化管理:

孔雀的孵化期为26~27天。种蛋存放时要小头朝上,孵化期时要大头朝上。孵化温度初期稍高,后期稍低。1~10天温度为38~37.2°C,11~20天为37.2~36.8°C,21~27天为36.8~36.2°C。相对湿度主要靠孵化器内水盘加以调节,一般为60~65%。

照蛋与移蛋:

在孵化过程中进行2次照蛋,分别在孵化后第9天和第24天,剔除无精蛋和死胚蛋。每2小时翻蛋一次,角度为仰俯不过90°,每天定时翻蛋直至落盘。

温度与湿度控制:

初期胚胎不宜多凉,一般5~15分钟,后期要多凉,根据蛋的温度和室温决定凉蛋时间的长短,可采用“眼皮试温法”并注意通风换气。孵化室湿度保持60~70%。

饲养管理:

孔雀在产蛋期间需要消耗大量养料,因此蛋白质、多维素及钙磷的数量在饲料中必须有足够的保证。蛋白质含量不应过高,以免造成肾脏负担。青饲料的数量要适中,补充维生素及其他养分成分,但过多会降低血钙浓度。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孔雀蛋的养殖成功率,从而带来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